此题考查连液体压强特点和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关键是对虹吸现象及其原理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难度。
35.【答案】排开液体体积 液体密度 100 1.1×103
【解析】
解:(1)比较图B、D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比较图C、E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水=G-F′=8N-7N=1N, 根据F浮=ρ液gV排知物体的体积为: V=V排=
=
=10-4m3=100cm3;
(3)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盐水=G-F″=8N-6.9N=1.1N, 因物体在水和盐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所以,由F浮=ρgV排可得盐水的密度为: ρ盐水=
=
=1.1×103kg/m3。
103。 故答案为:(1)排开液体体积;液体密度;(2)100;(3)1.1×
(1)分析比较图A、B、C,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结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得出实验结论;
(2)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改变浸没的深度;
(3)根据称重法求出物体在水中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别表示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根据物体的体积不变得出等式即可求出盐水的密度。
本题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考查了影响浮力的因素及控制变量法
第33页,共177页
的应用,同时考查了有关浮力公式的应用,在(3)中确定V排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6.【答案】1.5 二力平衡 0.6 D 无
【解析】
解:(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F=0.6N时,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G=1.5N; 由于滑块平放在木板上,所以滑块对木板的压力FN=G=1.5N;
实验中滑块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滑动摩擦力Ff=F=0.6N。
(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3)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由表格中的数据及图象可知: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橡皮泥的重力G作为横坐标,画出了f-G图象,该图象与如图所示D图象最接近,ABC随着橡皮泥的重力增加而减小,显然错误; (4)实验中快拉或慢拉木板,滑块仍受平衡力,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故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即快拉或慢拉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无影响。
故答案为:(1)1.5;二力平衡;0.6;(2)如上图所示;(3)D;(4)无。
(1)滑块平放在木板上,滑块对木板的压力FN=G;实验中滑块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再根据表中数据可解答此题。
第34页,共177页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3)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关系;
(4)实验中,即使木板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块仍受平衡力,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故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本题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的实验,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在实验中的应用,图象的画法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特别要掌握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改进方法,即保持木块静止,拉动木板的方法。
37.【答案】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水内面做记号,取出石块,向杯内加水到记号
处
水
【解析】
解:(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1;
(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3)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水内面做记号,取出石块,向杯内加水到记号处,测量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烧杯内增加的水的质量为m3-m2,烧杯内增加的水的体积为V水=(4)小石块密度ρ石的表达式:ρ石=
,石块的体积为V石=V水。
。
故答案为:(3)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水内面做记号,取出石块,向杯内加水到记号处; (4)
。
知道石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能求出石块的密度,本题测量石块的体积是关键。
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测量石块的体积:
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把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标记,再取出倒入水,水位至标记处,测量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增加的水的体积和石块的体积相等,即可求出石块的体积。
第35页,共177页
本题利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测量石块的体积,石块的体积等于烧杯内增加的水的体积,测量烧杯中增加的水的体积是关键。
2018-2019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38. 下列四位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压强单位的是( )
A. 牛顿 B. 帕斯卡 C. 瓦特 D. 焦耳
39. 下列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给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 B. 行李箱下装有滚轮
C. 运动鞋底部有凹凸的花纹 D. 气垫船脱离水面行驶
40. 图1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拿破窗锤用力敲击车窗玻璃
B.
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C.
切果器的刀片很薄
D.
图钉的尖很尖锐
41. 下列实例中,(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 来回摆动的秋千.. C. 挂在墙上的空调..
B. 悬浮在水中的鸡蛋.. D. 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42. 在下列四个实例中,力对(加“?”)物体做功的是( ) 水平匀速运动 A. 起重机吊着重物..
站立不动 B. 小丽背着书包..
,但没撬动 C. 工人用撬棒撬石头..缓慢前进 D. 一群人推着汽车..
43. 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第36页,共177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