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苏州市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调研试卷
语 文 2019. 9
注意: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
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 ▲ ,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席勒的字正常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作家的习惯写法。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 ▲ 的思想,手稿却板正、 ▲ ,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 A.洒脱 特立独行 拘谨 C.洒脱 特立独行 谨慎
B.潇洒 狂放不羁 拘谨 D.潇洒 狂放不羁 谨慎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与文学趣味相平行,并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 ▲ 。它不仅是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气韵、兴味。这样,就把中国的线的艺术传统推上了它的最高阶段。 ①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
②笔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对象的相对独立的美 ③也就是说,在文人画家看来
④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
⑤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 ⑥而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
A.①⑤④⑥②③ B.④⑥③①⑤② C.④⑥①⑤③② D.②③①⑤④⑥ 3.下列诗词所咏的传统节日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C.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D.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4.对下面一段文字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国家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为的是保障个人的发展。但是当国家变成了主要的东西,当个人沦为它的工具和意志方面的弱方,于是所有各种细微的价值就全丧失了。石头必须破碎开以便让植物生长,土壤必须先疏松开才能使植物果实累累,只有当社会疏松到足以使个人的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时候,有价值的成就才会从人类社会中萌发。 A.国家和社会对个人造成束缚。
B.要个人发展就不能接受社会和国家的管理。
C.社会和国家给予个人自由的环境,个人才能创造出价值。 D.在强大的国家和社会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容易被弱化。 二、文言文阅读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8题。
周云渊先生传 黄宗羲
周述学字继志,别号云渊,越之山阴人。好深湛之思,凡经济之学,必探原板委,尤邃于易.历。古之言历者以郭守敬为最。而守敬所作历经载于元史者,言理而不传其法。
自西域经纬历入中国,始闻经纬凌犯之说。然其立法度数与中历不合。毗陵唐顺之慨然欲创纬法,以会通中西。卒官不果。述学乃撰《中经》,用中国之算,测西域之占,以毕顺之之志。.古来无所谓星道者,述学正其讹舛,删其繁芜,补历代之所未备。莫不各有成书,发前人所未发。盖博而能精,上下千余年,唯述学一人而已。
嘉靖间,赵司马访之边事,述学曰:“今岁主有边兵,应在乾、艮二州,京师可无虞也。”已.如其言。总督胡宗宪征倭,私述学于幕中,以密计,卒成海上之功。武林兵变,述学论以国运安平,不可妄动,其魁亦信述学之言多验,谋遂寝。述学在南北兵间,多所擘画,其功归之主者,.未尝引为己有,故人亦莫得而知也。
甲戌,余邂逅述学诸孙周仲,见其架上堆云渊《神道大编》数十册,其册皆方广二尺余,仲言遗书多所散失,此不能十之一二也。余欲尽抄其所有,会仲游楚,不果。丙戌乱后,于故书铺中得中经测图、地理数种,见其历宗述学之《通议》,而掩之为己有也。余读嘉靖间诸老先生文集,鲜有及述学者。唐顺之与之同学,其与人论历,皆得之于述学,而亦未尝言所得之自,岂身任绝学,不欲使人参之耶?天下承平久矣,士人以科名禄位相高,多不说学,述学以布衣游公卿间,宜其卜祝戏弄,为所轻也。虽然,学如述学,固千年若旦暮,奚藉乎一日之知哉。
(选自《黄梨洲文集》,有删改)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尤邃于易历 邃:精通 .C.京师可无虞也 虞:忧患 .
B.卒官不果 卒:死亡 .D.谋遂寝 寝:搁置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古代历法研究以郭守敬最有名,但他写的历经只讲规律不说方法。
B.西域传入中原的经纬历与中原不合,周述学撰写《中经》,用中原算法测量西域占象术。 C.周述学在帮助胡宗宪完成征倭之功中多有谋划,但他都归功其主子,因此没有人知道。 D.唐顺之为了独占绝学,从来没有对人说过自己关于历法的观点来源于周述学这件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述学正其讹舛,删其繁芜,补历代之所未备。
(2)士人以科名禄位相高,多不说学,述学以布衣游公卿间,宜其卜祝戏弄,为所轻也。 8.请简要概括周述学治学的特点。(4分) 三、古诗词鉴赏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湖上即事 陈起
波光山色两盈盈,短策青鞋信意行。 葑草烟开遥认鹭,柳条春早未藏莺。 谁家艳饮歌初歇,有客孤舟笛再横。 风景无穷吟莫尽,且将酩酊乐浮生。
9.请赏析颔联与颈联的表达效果。(6分) 10.请结合整首诗分析诗人形象。(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8分)
11.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菌不知晦朔, ▲ ,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2) ▲ ,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 (3)长风破浪会有时, ▲ 。 (李白《行路难》) (4) ▲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5)此情可待成追忆, ▲ 。
(李商隐《锦瑟》)
(6)纵一苇之所如, ▲ 。 (苏轼《赤壁赋》) (7)好学近乎知, ▲ ,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8)牢骚太盛防肠断, ▲ 。 (毛泽东《和柳亚子》)
五、现代文阅读(一) (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南 方 豪·路·博尔赫斯
①胡安·达尔曼,是科尔多瓦街市立图书馆的秘书,自认为是土生土长的阿根廷人。他的祖父是福音会的牧师,他的外祖父是被长矛刺死的作战步兵,在两个格格不入的家世之间,达尔曼选择了浪漫主义死亡的家世。达尔曼省吃俭用,勉强保住南方的一个庄园,那处产业原是外祖父家族的,他经常回忆的是那些香桉树和那幢已经泛白的红色房子。也许是琐碎的事务,也许是懒散,将他一直羁留在城市。年复一年,他满足于以抽象的观念占有这个庄园,确信他在平原的家在等他归去。
②一天下午,达尔曼买到威尔版的《一千零一夜》,他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便匆匆走上楼梯,却不想谁油漆了窗子,忘了关上,害他划破了头。高烧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一千零一夜》里的插图在他恶梦中频频出现。大夫把他送到厄瓜多尔街的一家疗养院拍X光片,他坚强地忍受了那些极其痛苦的治疗,但是当大夫告诉他,败血症几乎让他送命时,达尔曼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悲哀,失声哭了。过了不久,他开始好转,医生说很快就可以去庄园休养。难以置信的是,那天居然来到。
③达尔曼踏上了去南方的火车。列车启动后,他取出《一千零一夜》的第一册,这部书同他不幸的遭遇密切相连,他带这部书出门就是要表明不幸已经勾销,是对被挫败的邪恶力量一次暗自得意的挑战。明天早晨我就在庄园里醒来了,他想道,他有一身而为二人的感觉:一个人是秋日在祖国的大地上行进,另一个给关在疗养院里,忍受着有条不紊的摆布。
④列车吃力地停住了,没有停在惯常的车站,而是停在达尔曼几乎不认识的稍前面的一个车站,周围几乎是一片荒野,站长告诉他远处的一家铺子里也许能找到一辆车。
⑤达尔曼步行前去杂货铺,太阳的余辉把深切阒静的平原映照得更辉煌。店主说可以送他,为了消磨等车的时光,达尔曼决定在这里吃晚饭。 一张桌子旁有几个雇工又吃又喝,闹闹嚷嚷;一个非常老的男人背靠柜台蹲在地下,达尔曼兴致勃勃地打量着他,心想像这样的高乔人除了南方之外,别的地方很难见到了。
⑥达尔曼在靠窗的一张桌子旁坐下,就着菜喝了几杯红葡萄酒,突然觉得脸上有什么东西擦过,是一个用面包心搓成的小球,显然是有人故意朝他扔的。另一张桌子旁的人仿佛并没有注意他。达尔曼有点纳闷,当它什么也没有发生,打开《一千零一夜》,似乎要掩盖现实。几分钟后,另一个小球打中了他,这次那几个雇工笑了。达尔曼对自己说,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他大病初愈,被几个陌生人卷进一场斗殴未免荒唐。他决定离开,刚站起身,店主便过来,声调惊慌地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