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5;
(C)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越高越好; (D)尽量选用便于安装、使用、维修的测量仪器;
(E)测量误差越小越好。
答案:A, B, D
22、测量仪器的漂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条件的变化; (B)仪器分辨力不够高; (C)仪器灵敏度较低; (D)仪器本身性能的不稳定; (E)测量误差较大。
答案:A, D
23、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条件包括( )。 )。
(A)同一地点; (B)同一测量仪器; (C)同一时间; (D)同一环境条件; (E)同一测量程序。
答案:A, B, D, E
24、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 )。 (A)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 (B)取样的代表性不够; (C)对环境条件的控制不完善; (D)操作者粗心带来的读数误差; (E)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善。
答案:A, B, C, E
25、进行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时,可用的信息来源
包括( )。
(A)校准证书中提供的数据; (B)操作者根据惯例预测的数据; (C)生产厂商提供的仪器使用说明; (D)手册中查出的数据;
(E)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重复性限。
答案:A, C, D, E
26、以下关于计量准确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量结果是完全准确无误的;
(B)测量结果是可重复、可再现和可比的; (C)测量结果是与测量基准相联系的; (D)测量结果在一定误差极限内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答案:D
27、在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计量标准是( )。
(A)部门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 (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C)参考标准; (D)工作基准。 答案:B
28、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 ),由与其主管
部门同级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A)各项计量标准; (B)传递标准; (C)工作标准; (D)最高计量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