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对象是人的行为和品质,评价的标准是( );评价的根据是动机和效果;评价的形式是社会舆论,良心和荣辱观。
A.善与恶 B.学校制度 c.行为规范 D.良心 20.内心信念在教师道德评价中,主要是作为( )来发挥作用的。 A.精神支柱 B.道德理想 c.职业良心 D.教育良心 21.社会评价主要依靠( )和传统习惯。
A.学生评价 B.家长评价 c.社会舆论 D.社会中介机构
22.道德化的师生关系的特征是教师在良好师生关系形成过程中起( )作用。 A.决定 B.指导 c.引导 D.主导
23.教师的管理技术包括课堂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德育管理等方面的技术。 A.班级管理 B.学生管理 c.课堂管理 D.日常管理
24.教师职业道德形象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的概念,是由人格、学识、感情、道德、情趣、能力、语言、仪表等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是教师的( )与外在形体的高度完美结合。
A.综合素质 B.内在精神 c.内在修养 D.道德修养
25.教师意识是指教师对自己( )的认识,对自己在社会生活巾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中所产生的影响的认识。
A.职业 B.工作 c.身份 D.专业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教师职业是指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的一种职业。( )
2.道德本质足由个人利益决定的。( ) 3.社会经济的变化决定着道德的变化。( )
4.教师职业道德既不是人自造的,也不是上天或神的意志,它的本质蕴藏于反映社会生活的教育实践中。( )
5.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由于教育任务的层次不同、教育原则的指向不同,因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不同的。( )
6.“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谨治学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爱。( ) 7.教师有无良心的自律和自我评价能力,对于能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无关重要。 ( )
8.教师的公正既要求教师的行为要符合社会、教育事业以至于学生个人的发展,也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和表现要有相应的对待,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 )
9.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完成教师历史使命、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 ( ) 10.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 ) 三、简答题(请选择其中3题做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和功能。 2.简述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和要求。 3.简述教师职业的特性和社会作用。 4.简述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价值。 四、论述题(15分)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结合自己从事学科的特点谈谈如何利用这些方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五、案例分析题(20分)
孟二冬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2004年3月,孟二冬同志主动要求参加了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在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就出现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孟二冬嗓子的嘶哑程度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重了,还时常伴着阵阵咳嗽,连喝水、吞咽都十分网难。一天中午吃饭时,一阵剧烈的咳嗽竟带出了血丝,同事们慌了,都劝他到医院检查一下,他却轻描淡写地说:“没事,喝点胖大海就好了。”胖大海的用量在不断增加,而孟二冬的嗓音仍越来越哑。为了同学
们能听清讲课内容,他不得不用上了麦克风。麦克风先是放在讲桌上,后来不得不别在胸前。再后来,只得移到嘴边。校领导和老师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都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巾,在同学们的掌声和感动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随后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孟二冬同志在北京接受了三次大手术,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痛折磨,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积极筹备让自己的研究生去石河子大学为本科生开设讲座。盂二冬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出他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体现了 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堪称“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典范。
(1)如何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形象的构成及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2)结合孟二冬同志的先进事迹,谈谈如何塑造教师职业道德形象。
《教育政策法规》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于( )起开始施行。 A. 1999年9月1日 B.1999年1月1日
C.1993年1月1日 D.1993年9月1日
2.国家实行( )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C.教师职务制度 D.教师聘任
3.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政策性文件 5.教育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 )。
A.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 B.教育法律现象的存在 C.教育法律制度的存在 D.教育法律意识的存在
6.《教育法》第八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体现教育的( )基本原则。 A方向性 B.平等性 C.公益性 D.创造性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8.“学校下一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 )。
A.《学校管理条例》B.《教师法》 C.《教育法》 D.《义务教育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权力 10.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地域范围是( )。 A.只在本地区适用 B.在全国范围适用 C.只在本校范围适用 D.只在本省适用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 )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A.人身自由 B.人身尊严 C.人身权利 D.个人财产 12.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C.学校董事会 D.学生
13.《陕西省教师资格考试办法》(试行)第二十一条规定: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的,一经查出,成绩作废,(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A.1 B.3 C.5 D.7
14.《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第30条规定:教育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以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申请( )强制执行。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政府 15.1981年1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律( )正式实施。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6.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 )。 A.三年 B.三至五年 C.二年 D.四年 17.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 )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18.教育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
A.平等性 B.隶属性 c.双边性 D.公益性
1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身份证、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 A.教材教法合格证 B.学生证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检证明 D.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
20.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劳动法》和( ),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A《教育法》 B.《民法通则》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义务教育法》 21.法律救济的前提是( )。
A.义务得以履行 B.权利得以实现 C.权利受到损害 D.权利受到保护 22.我国的学历证书包括( )。
A.毕业证书、结业证书和专业证书 B.毕业证书、结业证书和肄业证书 C.结业证书、肄业证书和培训证书 D,毕业证书、培训证书和专业证书 23.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专有的权利是( )。
A.财产所有权 B.行政处罚权 C.办学自主权 D.申诉权 24.下面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学校事故的免责条件( )。 A.过失 B.不可抗力 C.紧急避险 D.意外因素
25.《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 .行政责任 D.其他责任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节假日补课是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 )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办学校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 ) 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所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 ( )
5.在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中由于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对教师资格认定丁作造成损失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6.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 )
7.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诉书的次日起3个月内进行处理。 ( ) 8.如果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学校可以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 任工作人员。 ( )
9.高等教育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 ( )
10.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 三、简答题(请选择其中3题做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2.取得教师资格的法定条件有哪些?
3.依据我国法律,学生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4.对教师应当从哪些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四、论述题(15分)
依据《教师法》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教师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有哪些?结合你的理解,谈谈教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20分)
陈某是某高校教师,工作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参加过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2010年8月,由于学校有教师进修的名额,陈某便向学校提出要去进修。学校以没人替他上课为由不同意他的请求。陈某认为校领导故意和自己作对,于是与学校发生了纠纷,之后他便经常迟到、早退。学校后来决定扣发陈某9月份的工资及一千元的奖金。由于陈某不能接受学校的这一做法,陈某决定提出申诉。 请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教师申诉的范围。
(2)教师陈某是否有权进行申诉?为什么? (3)学校作出的决定是否合法?为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