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钦州二中实习组
“有限”与“无限”对举,是说身体的活动空间虽小,但是心灵的活动空间却无比广阔,展示出作者自由而开放的心态。
“开放性的院子”在这里比喻无限的“领空”,表明作者已经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2)我们继续看课后练习的第3小题:
答案:由自家有形的院墙联想到天空这个无形的大围墙,联系:二者都围住了一些东西;
由自家院中各种各样的花联想到天上的云霞,联系:二者在色彩、形状上都有近似之处。
作用:只有心境自由、胸怀开阔的人,才能有如此可爱而美好的联想,具有强烈的抒怀效果。
(二)看第二层(特点:空气清新;光线明亮,富于科学的时间性和浪漫的文学性)
2.(11-12自然段)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
(1)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我们看到课后练习的第四题。这里的“香”有什么含义,这样写好在哪里?
明确:“香”即清香,将“清新的空气”通过味觉来表现,这样写,既给人以切身的感受,也展示出作者愉快的心境。 此外,香原本是形容词,此处作为名词出现,,这样写富于文学性。(如果说呼吸的是香气?俗否?)
(2)在第12自然段中有一个很深情的比喻句,请一个同学帮我们找出来。
明确:小屋在山的环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
比喻。本体“山”与喻体“花蕊”,原本是极不相干的东西,但作者却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新奇地将其“联”在了一起,表现了“山”的“花蕊”之外形。而“花蕊”“慢慢地”“绽”开了的情态,更传神地绘写出了群山这静态之物在“破晓之时”,因光线的变化而给人的动态感,将光的作用比喻为“花蕊”的绽开,生动形像地写出了小屋与群山在不同时段中的视觉变化。产生出了一种“惊人”的艺术效果。此外,也显出了小屋的美好和珍贵,以及作者的小屋的深情。
5
黄丽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钦州二中实习组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了文章的1—8段的景物描写,和9—12段景物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分析文章剩下两层和文章的语言美,请大家在课后的时候多读读课文,找出你认为美的语句,或你认为美的画面。谢谢大家的合作,下课!
第一课时板书:
画 面 观察角度 小屋特点
小屋点缀山 山外远看 清新自然 静、小巧 立足屋外看屋 山上近看 含蓄、有风度
树点缀小屋 山下远看 轻灵自由
(多角度描写)
领土有限 领空无限 有形的围墙 无形的围墙
立足于小屋看四周 空气清新 光线明亮
幸福的阶梯 空中走廊
白天清晰 夜晚朦胧
第二课时
一、课文讲解
(一)看第三层(特点:环境独立、安静;交通不便于行车) 1.(13-14自然段)写小屋的环境和外界的交通。 (1)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
在独立、安静的环境里,能享受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说明这种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是作者所喜欢的。也是作者所向往的追求。 (2)交通是不便于行车的。看下注释2,交通要道沿途多悬崖陡壁。
1,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回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说“快乐的起点”是因为——出外时,满怀希望,正要开始一天新的生活。所以说它是
6
黄丽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钦州二中实习组
快乐的起点。
说“幸福的终点”是因为——回来时,满载成功的收获,所以说是幸福的终点。 此外,从句式上看,这一句也是一个对称的句子。读起来节奏感强,
2,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
反问。强调了山间小路的“好走”。这个“好走”,显然不是道路平坦、“便行车”的意思,是因“我”心情快乐、幸福而倍觉“好走”。“觉得”二字,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现作者的轻快心情,反映了对小屋以及小屋周围的大自然环境的热爱。
3,小结: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含远离“人境”,“不闻车马喧”之意,反映了作者对喧嚣污浊、纸醉金迷的社会现实的厌弃,表明作者对“独立,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二)接着来看最后一层 (特点:夜晚朦胧)
(15-18自然段)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 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夜景图。
1,提问:请同学们齐读一下,夜晚的小屋在作者笔下的情景。(每个夜幕—空中楼阁) 哪句话点明了小屋夜晚的情景?
明确: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分析:空中楼阁首次出现在了文章中,照应题目。山下明亮的万家灯火和山上小屋淡
淡的影像,给小屋创造了一种如烟似雾、朦胧漂渺的背景。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小屋成为远离人间的烟雾蒙蒙、虚幻缥缈的空中楼阁,成为了“雾失楼台”的仙境。
前面几段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作者借小屋和周围的景物描写,其实是想表达自己对于自由开放、宁静、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快乐、幸福的心态,但是作者身在现代社会中,现实生活的入侵,使得作者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的嘈杂,而去完全的体会和实践这种生活的理想,所以此时,作者的美好生活理想成为了“雾失楼台”的仙境,变得遥不可及,作者用空中楼阁来形容这种不可实现的纯理想。
2、我们再来看看16—18自然段
7
黄丽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钦州二中实习组
A16段“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17段“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分析:表现了环境如此美好,表达作者一种陶醉于大自然的心情。 B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分析:这里运用暗喻,将大自然比成一幅巨画,意境阔大,既水到渠成,又十分自然。这里的自然,既指:自然是门外天成的巨画,也寄寓、暗含着作者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情怀。
(三)小结:至此,作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然的美好情怀表露无遗。
二、明确“空中楼阁”的定义
过渡句:学到这里大家明白“空中楼阁”的意义了吗?
“空中楼阁”一语双关,①既指“我”居住的“小屋”建造在山上,在烟雾迷蒙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②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实物的象征与精神的象征)
我们说“空中楼阁”象征作者理想中的生活环境,这样作者就将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寄托在了“空中楼阁”即小屋上面,大家记不记得,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做什么?
明确:托物言志。
三、赏析语言美
这篇文章的语言清新优美,富有特色。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赏析这篇文章的语言。
板书: 语言美
(1)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长短句,整散句结合的语句)
①首先,请大家看到第五段中的这个句子。
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这是一个对偶句,对偶句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明确:句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有节奏感。是一种整齐的美。 板书:音乐美
过渡:有节奏感,对,这是一种音韵上的美。那本文的音韵美还有以下这些表现:
②回环美 例如: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悄,一跳一跳地跳过了那些山坡。
请同学们反复读这几个词“出外一一归来—出外—归来,快乐—幸福—身轻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