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武汉GPRS无线网络优化(爱立信设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6:58: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不能处理发送给小区的信息时,则该信息会通过以太接口发往另一个RPP。也就是说,BSC上的RPP打开load sharing后可以明显提升PCU的处理能力。具体体现在当一个RPP暂时拥塞时,另一个可以马上接管,PDCH的容量可成倍增长。当每个RPP都打开了load sharing,

GB接口的稳定性能将会大大提升。GSN和BSC之间的拥塞将会有效减少。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load sharing功能将会有效提升GB口无线侧的性能。以3月份优化为例,3月11日的忙时统计,全网因PCU容量问题引起的PDCH占用失败次数共有44087次。我们检查了PDCH失败次数多的BSC RPP的工作方式。发现BSC11、22、32、51、52、61、62、72、82、92共10个BSC的RPP工作为主备方式。开启负荷分担后,所有的BSC的PDCH占用失败次数消失或减到数次。而PCU拥塞率也降到0.5%左右。

二、终端接口优化

GPRS无线侧的系统瓶颈主要存在于Um接口、Gb接口中。

Um接口是GPRS中的关键接口,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现在我们最常用是基于TCP/IP的互联传输。由于TCP自身的数据安全性机制决定,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网络情况中需要设定各自参数。针对GPRS应用情况我们首先针对最常用的windows系统的TCP/IP对数据传输影响较大的MAXMTU展开讨论。

在TCP/IP协议中,将要传输的数据分成一个一个的数据包传送,单个数据包越大,实际传输中的无用数据所占比重就越小。但在传输过程中,一旦数据包太大,数据包中的数据就需要分组重装,从而使传输时间加倍。MaxMTU是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最大传输单元)。不同的数据传输协议支持将一个单元的数据分解为不同数目的包来进行传输。这些数据包可以通过不同的路由器先后到达同一个目标。包的数目越多,各个包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差异就可能越大,整个数据再合并起来需要等待的时间可能就越长。因为只要有一个包未到达,就无法进行数据合并。可见MaxMTU是影响数据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

在系统中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MAXMTU值,以保证从本机发送的网络传输分组,在经过其他路由主机时尽可能地不被重新拆分,加快传输速度。

我们通过在windows下的GPRS拨号连接,使用sagmeOT96,标准28800调制解调器,

17

研究MAXMTU如下。

在GPRS拨号成功后,用windows自带的PING命令,用参数-f研究不产生数据包碎片的最佳数据值。

当ping一个1473bytes的数据包到本地的SGSN网关211.137.64.66时,产生数据碎片。 D:\\>ping -f -l 1473 211.137.64.66 -w 5000

Pinging 211.137.64.66 with 1473 bytes of data: Packet needs to be fragmented but DF set. Packet needs to be fragmented but DF set. Packet needs to be fragmented but DF set. Packet needs to be fragmented but DF set. Ping statistics for 211.137.64.66: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0, Lost = 4 (100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0ms, Maximum = 0ms, Average = 0ms

当ping一个1472bytes的数据包到本地的SGSN网关211.137.64.66时,可以得到正确响应。

D:\\>ping -f -l 1472 211.137.64.66 -w 5000

Pinging 211.137.64.66 with 147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211.137.64.66: bytes=1472 time=4006ms TTL=250 Reply from 211.137.64.66: bytes=1472 time=3905ms TTL=250 Reply from 211.137.64.66: bytes=1472 time=4297ms TTL=250 Reply from 211.137.64.66: bytes=1472 time=4416ms TTL=250 Ping statistics for 211.137.64.66: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3905ms, Maximum = 4416ms, Average = 4156ms

由此可见,适合GPRS环境的MAXMTU值为1472,此时最大效率的传输数据。建议在Windows环境下GPRS使用该配置。

1.2 CS1、CS2编码方案对GPRS数据传输的影响

目前GPRS无线部分可采用CS/1,CS/2,CS/3,CS/4的编码方式,由于无线环境的影响以及硬件设备的限制,武汉主要采取的是CS1和CS2两种编码方式。 GPRS支持4种编码方式(coding schemes):

CS1: 与GSM中SDCCH的编码方式相同,对C/I要求低; CS2 和 CS3:CS1 + punctured bits; CS4: 没有经过纠错编码,要求较高的C/I

下行CS使用率是用一种编码方式发送的BLOCK数除以总共发送的BLOCK数。由于CS-2在良好的无线环境下可以提供较大的传输速率,这就意味着该指标会明显影响下行传输速率。不同CS的数据传输速率如下表,其中中最后一列的数据, 是指空中接口物理层的最高速度

SchemeCodeRateUSFbitsPre-codedUSFbits36612RadioBlock(excl.USFand BCS)181268312428BCSTailbitsCodedbitsPuncturedbitsDataRate(kbps) 18 401616164440456588676456013222009.0513.415.621.4CS-1CS-2CS-3CS-41/2~2/3~3/413333

对于GPRS的信令编码使用CS1,比CS2稳定可靠;上行数据编码则CS2使用率高于CS1使用率;下行数据编码中CS1用在小业务数据,如wap和ping(与无线环境无关)。CS2用在大数据传输,如FTP下载,根据阶段性BLER决定。也就是说上行数据编码由C/I决定,下行数据编码则由BLER决定。即上行的传输速率由无线环境制约,而下行的编码方式则由当前时间段的统计数据来决定。实测发现在CQT中进行小数据量传输时,传输多会用CS-1,而DT测试时多为CS-2方式。我们以PING测试作为研究对象对武汉现网测试如下。

基于GPRS的PING测试为检验GPRS网络的主要手段之一。采用标准的PING准则:PING SGSN的内部节点211.137.64.68,500 个byte,延迟为3000ms。为了检验网络性能,将测试

基本为CS1方式

次数加大,在良好的无线环境下可以发现:虽然上行占用3个PDCH,下行只有一个,可是上下行速率基本一致,说明PING测试是一种上下行速率较均匀的测试项目。同时可以发现,在PING的过程中,上行使用的是CS2方式,说明无线环境良好;下行基本都是使用CS1,这是因为PING测试是一种间断性的小数据传输,由于PCU数据发送机制决定了将会采用相对稳定的编码方式CS1。

由此可见,在当前的GPRS环境下,小数据量的传输,如GPRS的信令传输、WAP浏览将会使用较稳定受干扰较少的CS1方式,这也是在当前无线环境下的一种理想的传输形式。

1.3 C/I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载干比是无线环境情况的一个主要表征。对于现网来说,基于载干比的要求是GSM与

19

GPRS基本做到同范围覆盖。在GPRS数据传输过程中,主要体现在C/I对编码方式和数据传输稳定的影响。如下图。

Throughput per channel [kbps]

20

CS-4

CS-3 CS-2

10

CS-1

0

0 5 10

C/I [dB]

15 20 25 30

对武汉现网进行GPRS CQT测试时发现,有速率传输不稳,波动较大的点。通过测试数据分析可知,主要原因为C/I载干比不够所致。下图为武汉现网测试结果分析。

如下图,GPRS传输已经占用TCH 73的3个PDCH,但是RLC吞吐率及低,并且有传输停止的情况发生。

20

武汉GPRS无线网络优化(爱立信设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iv256pckz2r4yi9c20u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