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教学大纲依据社会体育专业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健身教练 课程编号:112123007 总学时:32学时 总学分:2学分 学时分配:理论28学时,实践4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社会体育导论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健身教练的职责,理解健身指导的特点,掌握健身指导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熟悉健身指导的程序与方法,旨在培养健身指导的实用能力,并为学生日后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和全民健身指导奠定基础。也为学生后续课程的顺利学习提供条件。
教学要求:
一、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健身指导的实用性。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
二、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对于课本中涉及到的高深健身原理,一般不予深究。教学时,尽可能借助体育科研中的一些典型实例,深入浅出地阐明其基本思想,旨在拓开学生的思路,并积极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掌握健身方法的具体应用上。
三、课堂讲授实行启发式,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并注意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四、坚持课后练习是教好、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教学重点:健身锻炼的基本方法 健身指导技法 不同人群的健身指导 教学难点:不同人群的健身指导
三、教学内容与目的
第一章 健身教练概述 第一节 健身教练兴起的背景 第二节 健身教练的概念与分类 第三节 健身教练的工作内容与规范
第四节 健身教练的培训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健身教练的兴起、发展、概念、分类和工作内容,启迪学生在了解健身教练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学会观察问题和探索健身教练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健身教练的工作内容与规范 教学难点:健身教练的概念与分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法 问答法 作业形式:
1.通过学习,举例分析我国现阶段健身教练发展中的一个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2.通过对某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析,对这一地区健身教练未来的发展提几点建议。
第二章 健身教练的人际交往与客户服务 第一节 健身教练的礼仪规范 第二节 健身教练的沟通技巧
第三节 健身教练客户服务的规范与技巧
教学目的:了解健身教练的礼仪规范,掌握健身教练与客户的沟通技巧以及服务规范,熟练运用相关知识于健身健美服务场所。
教学重点:掌握健身教练员与客户的沟通技巧以及怎样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 教学难点:健身教练客户服务的规范与技巧 教学方法与手段:情景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 作业形式:
1.沟通技巧是健身教练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在健身房中健身教练要学会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和配合。你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健身教练该如何完善和提高个人的沟通能力与技巧?
第三章 健身锻炼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有氧运动 第二节 抗阻练习 第三节 集体课程练习 第四节 伸展练习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健身教练需掌握的健身锻炼的基本方法,即有
氧练习,抗阻练习,集体健身课程练习以及伸展练习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了解和学习这四类练习的基本要点和基本教法。
教学重点: 抗阻练习
教学难点:有氧练习、抗阻练习、伸展练习以及集体健身课程基本动作技术要领的正确掌握与熟练运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 体验学习教学法 作业形式:
1.举例进行抗阻练习的动作分析。 2.举例进行伸展练习的动作分析。
第四章 健身指导技法 第一节 健身指导技法概览 第二节 个体健身指导技法 第三节 集体健身指导技法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健身教练了解健身指导技法的种类及基本要求;尽快熟悉和掌握个体健身、集体健身的指导方法和技巧;根据健身者的需要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指导技法,实现健身练习的最佳效果。 教学重点:个体健身指导技法和集体健身指导技法
教学难点:个体健身的指导技法的掌握和集体健身的指导技法的熟练运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案例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作业形式
1.健身教练在指导过程中应用背面示范、镜面示范或侧面示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手势提示是健身教练最常用的技法之一,请问你知道哪些手势?请创新3~5个实用手势,
并举例说明。
第五章 健康检测与分析
第一节 健康检测与分析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健康检测与分析的目的意义 第三节 健康检测与分析的指标选择和类型 第四节 健身俱乐部健康监测与分析工作流程
教学目的:能够综合运用所学解剖学、生理学、保健学、测量学、形态学知识对锻炼者
进行健康检测并作出恰当的分析,为制定健身运动处方和健身指导提供依据。
教学重点:健康检测与分析的作用、目的、内容、方法与标准、分析工作流程 教学难点:健康状况分析工作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法 探究性学习法、 作业形式:
1.简述健康检测与分析的类型。 2.身体机能检测指标有哪些?
第六章 健身锻炼计划与方案的制订 第一节 健身锻炼方案概述
第二节 健身锻炼方案的流程与要素 第三节 健身锻炼方案的实施 第四节 健身锻炼方案范例
教学目的:了解制定健身锻炼方案遵循的原则,掌握制定健身锻炼方案基本要素;熟悉健身锻炼方案制定的流程,并根据需要为健身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案。
教学重点:健身计划和方案的制定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制定健身计划的内容的掌握以及方案制定方法的熟练运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合作学习法 讨论法 作业形式:
1.你作为一名健身教练在给健身者制定锻炼方案时是如何体现全面性原则的? 2.请为你身边的一位朋友设计一份强身健体的健身锻炼方案?
第七章 不同人群的健身指导 第一节 减脂塑身人群的健身指导 第二节 强身健体人群的健身指导 第三节 康复人群的健身指导 第四节 特殊人群的健身指导
教学目的:使健身教练了解肥胖的原因、标准及测评方法,熟悉和掌握减肥塑身和强身健体人群的科学健身、饮食控制与营养补充方法,帮助健身教练了解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骨质疏松症等康复人群和老年人、孕妇及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健身运动特点,提高健身教练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制定特殊人群健身锻炼方案及营养补充方案的能
力。
教学重点:减脂塑身人群的健身指导以及强身健体人群的健身指导。
教学难点:肥胖的测评方法,减肥塑身人群、强身健体人群的科学健身、饮食控制与营养补充方法,以及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骨质疏松症等康复人群和老年人、孕妇及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健身指导与营养补充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案例教学法 讨论法 作业形式:
1.结合自己从事健身教练工作的实践和会员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一份减脂和健美的饮食营养补充方案和健身锻炼方案。
第八章 健身服务场所经营管理 第一节 健身服务场所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 健身服务场所的的管理 第三节 健身服务场所的经营 第四节 健身服务场所的应急处理规范
教学目的:了解当前健身服务场所的类型、特点、管理体制、营销策略等;掌握健身服务场所机构设置、管理流程及发生应急问题的处理方式;学会对健身服务场所市场进行定位分析;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对健身服务场所有一个感性认识,从而为其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做好职业规划。
教学重点:健身服务场所的的管理 教学难点:健身服务场所的经营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法 提问法 作业形式:
1.你认为管理好一家健身服务场所的关键在哪方面?
第九章 健身活动的组织和竞赛 第一节 健身活动的组织 第二节 健身活动的竞赛
教学目的:了解目前健身活动的发展趋势,建立科学开展健身活动的理念;熟悉其组织和竞赛的主要形式;掌握组织健身活动和竞赛的原则、方法;能够独立设计大众健身的组织和竞赛方案,并组织实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