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机加工工艺基础知识40问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7 4:19: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机加工工艺基础知识40问

1、工件装夹有哪三种方法?

⑴ 夹具中装夹; ⑵ 直接找正装夹; ⑶ 划线找正装夹 2、工艺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机床,工件,夹具,刀具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超精加工 4、基准如何分类?

⑴ 设计基准

⑵ 工艺基准:工序,测量,装配,定位:(原有,附加):(粗基准,

精基准)

加工精度包括哪些内容?

⑴ 尺寸精度 ⑵ 形状精度 ⑶ 位置精度

5、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原始误差包括哪些内容?

原理误差·定位误差·调整误差·刀具误差·夹具误差·机床主轴回转误差·机床导轨导向误差·机床传动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刀具磨损·测量误差·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误差。 6、工艺系统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机床变形、工件变形)?

⑴ 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引起的工件形状误差 ⑵ 切削力大小变化引起的加工误差 ⑶ 夹紧力和重力引起的加工误差 ⑷ 传动力和惯性力对加工精度影响

7、机床导轨的导向误差和主轴回转误差包括哪些内容?

第 1 页 共 8 页

⑴ 导轨 主要包括导轨引起的刀具与工件在误差敏感方向的相对位移

误差

⑵ 2.主轴 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倾角摆动

8、何谓“误差复映”现象?何谓误差复映系数?减少误差复映有哪些措施?

由于工艺系统误差变形的变化,是毛坯误差部分反映到工件上 措施:增大走刀次数,增大工艺系统刚度,减小进给量,提高毛坯精度。 9、机床传动链传动误差分析?减少传动链传动误差的措施?

误差分析:即利用传动链末端元件的转角误差Δφ来衡量 措施:

⑴ 传动链件数越少,传动链越短,Δφ就越小,则精度越高 ⑵ 传动比i越小,尤其是首末两端传动比小。

⑶ 由于传动件中末端件的误差影响最大,故应使其尽可能精确 ⑷ 采用校正装置

10、加工误差如何分类?哪些误差属于常值误差?哪些误差属于变值系统误差?哪些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⑴ 系统误差:(常值系统误差 变值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⑵ 常值系统误差:加工原理误差,机床,刀具,夹具的制造误差,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等引起的加工误差

⑶ 变值系统误差:道具的磨损;刀具,夹具,机床等在热平衡前得热变形误差

⑷ 随机误差:毛坯误差的复印,定位误差,加紧误差,多次调整的误差,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误差

11.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有哪些?

⑴ 误差预防技术:合理采用先进工艺与设备 直接减少原始误差 转移原始误差 均劣原始误差 均化原始误差。

⑵ 误差补偿技术:在线检测 偶件自动配磨 积极控制起决定作用的误差因素。

12、加工表面几何形貌包括哪些内容?

几何粗糙度,表面波纹度,纹理方向,表面缺陷。

第 2 页 共 8 页

13、表面层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括哪些内容?

⑴ 表面层金属的冷作硬化 ⑵ 表面层金属的金相组织变形 ⑶ 表面层金属的残余应力。

14、试分析影响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粗糙值由:切削残余面积的高度

主要因素:刀尖圆弧半径 主偏角 副偏角 进给量

次要因素:切削速度增大 适当选择切削液 适当增大刀具的前角 提高刀具的刃磨质量。

15、试分析影响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⑴ 几何因素:磨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⑵ .砂轮粒度和砂轮修整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⑶ 物理因素的影响:表面层金属的塑性变形:磨削用量 砂轮的选择。 16、试分析影响切削加工表面冷作硬化的因素?

切削用量的影响 刀具几何形状的影响 加工材料性能的影响。 17、何谓磨削回火烧伤?何谓磨削淬火烧伤?何谓磨削退火烧伤?

回火:如果磨削区的温度未超过淬火钢的相变温度,但已超过马氏体的转变温度,工件表面金属的马氏体将转化为硬度较低的回火组织

淬火:如果磨削区的温度超过了相变温度,再加上冷却液的冷却作用,表面金属会出现二次淬火马氏体组织,硬度比原来的马氏体高 ;在他的下层,因冷却较慢出现了硬度比原来的回火马氏体低的回火组织

退火:如果磨削区的温度超过了相变温度 而磨削过程有没有冷却液,表面金属将出现退火组织,表面金属的硬度将会急剧下降。 18、机械加工振动的防治

消除或减弱产生机械加工震动的条件;改善工艺系统的动态特性 提高工艺系统的稳定性 采用各种消振减振装置

19、简要叙述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工艺卡、工序卡的主要区别及应用场合。 ⑴ 工艺过程卡:采用普通加工方法的单件小批生产 ⑵ 机械加工工艺卡:中批生产

第 3 页 共 8 页

⑶ 工序卡:大批大量生产类型要求有严密,细致的组织工作。 *20、粗基准选择原则?精基准选择原则? 粗基准:

⑴ 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

⑵ 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⑶ 便于工件装夹的原则;

⑷ 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精基准:

⑴ 基准重合原则; ⑵ 统一基准原则; ⑶ 互为基准原则; ⑷ 自为基准原则; ⑸ 便于装夹原则。

21、工艺顺序按排有哪些原则?

⑴ 先加工基准面,再加工其他表面; ⑵ 一般情况下,先加工表面,后加工孔; ⑶ 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⑷ 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22、如何划分加工阶段?划分加工阶段有哪些好处?

加工阶段划分:

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精密光整加工阶段 可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消除热变形和消除粗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使后续加工精度提高。另外,在粗加工阶段发现毛坯有缺陷时就不必进行下一加工阶段的加工,避免浪费。此外还可以合理的使用设备,低精度机床用于粗加工精密机床专门用于精加工,以保持精密机床的精度水平;合理的安排人力资源,高技术工人专门从事精密超精密加工,这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工艺水平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23、影响工序余量因素有哪些? ⑴ 上工序的尺寸公差Ta;

第 4 页 共 8 页

⑵ 上工序产生的表面粗糙度Ry和表面缺陷度深层Ha; ⑶ 上工序留下的空间误差 24、工时定额的组成包括哪些内容?

T定额=T单件时间+t准终时间/n件数 25、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有哪些 ⑴ 缩短基本时间;

⑵ 减少辅助时间与基本时间重叠; ⑶ 减少布置工作地时间; ⑷ 减少准备与终结时间

26、装配工艺规程主要的内容有哪些?

⑴ 分析产品图样,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方法; ⑵ 拟定装配顺序,划分装配工序; ⑶ 计算装配时间定额;

⑷ 确定各工序装配技术要求,质量检查方法和检查工具; ⑸ 确定装配零部件的输送方式及所需要的设备和工具; ⑹ 选择和设计装配过程中所需的工具,夹具和专用设备 27、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应考虑哪些内容? ⑴ 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 ⑵ 减少装配时的修配和机械加工; ⑶ 机器结构应便于装配和拆卸 28、装配精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⑴ 相互位置精度; ⑵ 相互运动精度; ⑶ 相互配合精度

29、查找装配尺寸链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 装配尺寸链应进行必要的简化; ⑵ 装配尺寸链组成的“一件一环”;

⑶ 装配尺寸链的“方向性”在同一装配结构中,在不同位置方向都有装配精度的要求时,应按不同方向监理装配尺寸链。

第 5 页 共 8 页

搜索更多关于: 机加工工艺基础知识40问 的文档
机加工工艺基础知识40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iy0w9ikzh5uqa87qzsz8c83h0epna0167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