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回到狭窄的出租房中过夜,真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
③猛烈的暴风雨,让城市的面容变得模糊,道旁的树叶不时被卷到街面上。三轮车夫是个中年男子,弯着腰,逆风蹬着车子。他穿着一双旧解放鞋,风雨斜向袭来,那鞋和半截裤子已经湿透了,不停往下淌水。我抱臂缩在座位一角,抑制不住地瑟瑟发抖。
④拐进一条胡同,路上不时有水坑,三轮车小心地避绕着。因建筑的遮挡,风雨稍稍减弱一些。忽然,我听到一串鸟鸣声,不知从何处传来。在充斥着刺鼻尾气的城市里,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鸟的叫声了,我一时竟怀疑是自己的错觉。然而又传来几声,确是婉转而又清晰的鸟鸣!
⑤我探出头,侧耳细听,想判断那鸟叫声来自何处,那叫声却停止了。过了一会儿,清脆的鸟鸣声再次传来,而且我听出就来自前方。这一次的声音,竟是另一种鸟的叫声,好听,却无法形容出来。我往前看了看,除了灰蒙蒙的天空和低矮的屋檐,什么也看不到。我想,兴许是谁家养的鸟呢。
⑥接着又是一串啁啁啾啾的声音,细碎而繁复,是那样的动听。我终于忍不住,向前问道:“师傅,你听到鸟叫声吗?”那车夫头也没回,说:“没有哇。”我觉得奇怪,明明听到很多鸟鸣啊。
⑦车子拐到一个上坡路,许多砖块垫在浑黄的水坑中。车夫把身子弯成弓,奋力地蹬着,直到上不去了,他跳下车,踩进水中,拉着车子前进。我要下车行走,被他拒绝。
⑧到了平坦些的路面上,风雨终于小了许多。这一回,我又真切地听到了鸟鸣声,就来自不远的地方。我问车夫:“是你车上有鸟在叫吗?”车夫转过头来,汗水和雨水把他的头发弄得湿漉漉的,他笑了一会,终于说:“是我的口哨!”
⑨我大奇。跟车夫攀谈,才知道这车夫还真有一嘴的绝活,能吹出几十种动物的叫声来!问到他家的情况,他说,夫妻俩下岗十多年了,孩子正上高中,明年高考,一家就靠自己蹬三轮车挣钱。说到孩子,他高兴起来:“成绩不错呢!我叫他好好学,考个好大学,我日夜蹬三轮车给他攒学费也愿意。”我说:“你口哨吹得这样好,可以到路边摆摊卖钱呢!”车夫回头笑着说:“那可不行,这是高雅玩艺儿,不能糟蹋了。”
⑩快到住处的时候,雨停了。路旁杨柳依依,空气清新透亮,我的心情也
第21页(共28页)
如天空一样明朗起来。我久久没有说话,默默聆听一串接一串的鸟鸣声。 ?下车的时候,我多给他10元钱,他不收。我说:“你的口哨真好听,谢谢你。”他说:“你要是喜欢,就当我赠送的礼物。”他蹬车远去,只留下清脆悦耳的口哨声。
?多年以后,我在这座城市深深地扎下了根。每当我看见三轮车,就会想起哪位吹口哨的三轮车夫,心中产生一种亲切的温暖,是他给了我生活的信念:不管风雨有多大,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的口哨。
(1)为本文划分层次,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根据①②自然段,对造成“我的心情灰暗”的原因,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A.受人欺负 B.工作不顺 C.饥饿疲惫 D.孤独想家
(3)③自然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写三轮车夫 奋力拉车(或逆风拉车) ,写作者 缩在座位上(或瑟瑟发抖) 。
(4)④自然段中,作者听到鸟的叫声后,为什么怀疑自己出现了错觉? (5)④⑤⑥自然段中,作者三次探寻鸟鸣声的来源,作出了三个不同的判断。 第一个判断是 怀疑是错觉; 第二个判断是 认为是人家养的鸟; 第三个判断是 不能确定来源.
(6)根据⑦自然段,对作者要下车行走的原因,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D A.作者看到路况不好。
B.作者看见三轮车夫下车,拉车前进。 C.作者想减轻三轮车夫的负担。 D.作者担心翻车出危险。
(7)⑧自然段中,为什么作者第二次询问时,三轮车夫才告诉作者鸟鸣声的来
第22页(共28页)
源?
(8)下列判断,与⑨自然段对三轮车夫的家庭状况的描述,不相符的一项是 D A.妻子没有工作。 B.孩子正在读高中。
C.三轮车夫是家里的经济支柱。 D.三轮车夫有时摆摊挣钱。
(9)⑨自然段中,三轮车夫说“这是高雅玩艺儿,不能糟蹋了”,这表现了他对口哨技艺有什么样的感情?
(10)⑩自然段中的“我的心情也如天空一样明朗起来”,与前文哪一句话相呼应?
(11)?自然段中“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的口哨”,这里的“口哨”指什么? (12)文中的三轮车夫具备哪些优良品质?
(13)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本文写了作者乘坐三轮车途中心情转变的经过。 B.本文写了作者乘坐三轮车去寻找口哨高手的事情。 C.本文写作者受到三轮车夫的感染,坚定了对生活的信心。 D.本文写了三轮车夫冒雨送作者回出租房的过程。 (14)给本文拟一个题目。
【分析】(1)本题考查理清文章的结构. (2)本题考查准确提炼文章信息. (3)本题考查准确提炼文章信息. (4)本题考查重点文段的含义. (5)本题考查准确提炼文章信息. (6)本题考查准确提炼文章信息. (7)本题考查探究文段的含义. (8)本题考查准确提炼文章信息. (9)本题考查准确把握人物的感情. (10)本题考查正确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 (11)本题考查正确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的能力.
第23页(共28页)
(12)本题考查正确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 (13)本题考查准确把握文章内容. (1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 【解答】试题解析:
(1)文章前十一节叙述了自己在暴风雨时乘坐三轮车的过程,是一个整体;最后一节谈得是多年以后的事.故选B.
(2)从文章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每到傍晚,就被想家的孤独感重重包围”“恰巧那天工作上不顺心,又受到上司的批评”“我饿着肚子拖着疲惫的双腿”. (3)从文章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三轮车夫是个中年男子,弯着腰,逆风蹬着车子”“我抱臂缩在座位一角,抑制不住地瑟瑟发抖”.
(4)注意文章这句话:“在充斥着刺鼻尾气的城市里,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鸟的叫声了,我一时竟怀疑是自己的错觉.”
(5)可以分别从这三段中提取有效信息:“我一时竟怀疑是自己的错觉”“我想,兴许是谁家养的鸟呢”“我觉得奇怪,明明听到很多鸟鸣啊”. (6)此题的答案为D.根据第七节的内容看,D项有违常理.
(7)第一次询问之前作者已经很明确地听到鸟鸣,但车夫却说:“没有哇.”,可见是故意不告诉作者;第二次询问时,从车夫“笑了一会”可以看出三轮车夫觉得没有必要隐瞒了.
(8)从这些语句“夫妻俩下岗十多年了,孩子正上高中,明年高考,一家就靠自己蹬三轮车挣钱”“那可不行,这是高雅玩艺儿,不能糟蹋了”可以看出选D. (9)作者说:“你口哨吹得这样好,可以到路边摆摊卖钱呢!”而车夫却说:“那可不行,这是高雅玩艺儿,不能糟蹋了.”可以看出口哨在车夫心中的位置,体现车夫的珍爱之情.
(10)回答此题要站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应该与开头“我的心情灰暗到极点”相呼应.
(11)车夫在暴风雨时骑三轮车却依然能悠闲的吹口哨,体现出积极乐观的生活信念;我说:“你口哨吹得这样好,可以到路边摆摊卖钱呢!”车夫回头笑着说:“那可不行,这是高雅玩艺儿,不能糟蹋了.”体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爱与追求. (12)在暴风雨时骑三轮车表现他的吃苦耐劳,吹口哨表现他乐观,车夫说“那
第24页(共2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