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4套
复习测试题含答案1
(100分,90分钟)
题 号 得 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 5 Ca—40 Cu—64 Zn—65 Ag—108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
35分)
1. 下列变化过程,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洗洁精除油污 B. 海水晒盐
C. 钢铁锈蚀
D. 沙里淘金
2. 如表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物质 pH A. 醋酸
醋酸 2. 5 橘子汁 草木灰水 炉具清洁剂 3. 4 11. 1 12. 4 D. 炉具清洁剂
B. 橘子汁 C. 草木灰水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 科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R的活动性时发现:将R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同时生成正二价的盐: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R+MgCl2===RCl2+Mg C. R+2HCl===RCl2+H2↑
B. R+2AgCl===RCl2+2Ag D. Al+RSO4===AlSO4+R
5.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KNO3、NH4Cl都能用作化肥 B. NaOH、CaO都能用作食品干燥剂 C. 稀盐酸、稀硫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D. NaHCO3、Ca(OH)2都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醛的水溶液可用于海产品保鲜 B.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减少“白色污染” C. 钙、铁、铅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 维生素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
7. 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 A. 用洗洁精除油污是乳化作用,用汽油除油污也是乳化作用
B. 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反应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碳酸盐能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 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8. 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NaOH
B. BaCl2
C. KNO3
D. AgNO3
9. 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够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是( )
A. 向氧化铁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 向稀硫酸中滴入稀氢氧化钾溶液 C. 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D.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10.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实验目的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铜 检验某固体为碳酸盐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镁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实验方案 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温度变化 D
11.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H4+、Na+、NO-3、CO32- C. Mg2+、K+、SO42-、Cl-
B. NO3-、Cu2+、SO42-、OH- D. Ca2+、Na+、HCO3-、Cl-
12. 小明向盛有盐酸和MgCl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为判断反
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a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试剂进行实验,相应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试剂 Zn粉 CuO粉末 NaOH溶液 CuSO4溶液 现象和结论 有气泡产生,则溶液a一定含MgCl2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中一定有两种溶质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中可能有NaOH 有蓝色沉淀,则溶液a中一定有两种溶质 13.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 选项 A B C D ①中的物质 紫色石蕊溶液 氢氧化钡溶液 硫酸铜溶液 硝酸银溶液 ②中的物质 浓氨水 浓硫酸 浓氨水 浓盐酸 预测①中的现象 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有白色沉淀 有蓝色沉淀 有白色沉淀 14. 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鉴别方法 ①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②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③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C. 日常生活经验 ①常用钢刷擦洗铝制品 ②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③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
B. 化学实验中的“先”和“后”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 ②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盛放浓硫酸,后将水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 ③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后用外焰固定加热 D. 化学与人体健康 ①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②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 ③用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烹调食物
15. 向盛有一定量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某溶液,固体质量变化与图相符的是( )
A. MnO2中加入H2O2溶液 C. CuO中加入稀H2SO4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B. CuZn合金中加入稀HCl D. BaCO3中加入稀HNO3
16. (8分)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物质: ①食醋 ⑤熟石灰
②Ca3(PO4)2 ⑥维生素A
③葡萄糖 ⑦大理石
④活性炭 ⑧CH4
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1)农业上常用作磷肥的是__________。 (2)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 (3)常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 (4)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 (5)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____。 (6)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____。 (7)人体缺乏后能导致夜盲症的是________。 (8)常用于冰箱除异味的物质是________。
17. (11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关系密切。
(1)钢铁容易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等物质接触发生反应生成铁锈,实验室可以用稀硫酸将铁锈除去,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锰钢主要成分是铁、锰、碳,主要用于制造钢轨、挖掘机铲斗等,锰钢属于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地铁中常用氢氧化镁作为阻燃材料,氢氧化镁不溶于水,可用海水中提取的氯化镁与熟石灰在溶液中反应制取,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铁、铜三种金属中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铁制品易生锈,需要做防锈处理,而铝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铝制品通常不做防锈处理,这是因为铝表面容易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验证Al、Fe、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 ①Al、FeSO4溶液、Cu
②Al2(SO4)3溶液、Fe、CuSO4溶液 ③Al、Fe、CuSO4溶液
18. (8分)水与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曲靖市是珠江源头第一市,旅游资源丰富。“五·一”期间小明家去珠江源旅游。 ①小明带去“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是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明从珠江源头带回一瓶水,为检验这瓶水的硬度,可向水中加入________。生活中,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并回答:
①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③t3 ℃时,将35 g甲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④t3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19. (7分)比较、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进行了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