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增加养羊经济效益的几项措施
作者:张学焕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5年第05期
1 建好羊场羊舍
场址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建造羊舍的场地,要求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于1.5m以下的砂质土壤,且舍外运动场具5~10度小坡度的场地排水良好,可避免地表积水,舍内、舍外容易干燥,符合羊喜干厌湿的生活习性。如果羊长期生活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就容易发生寄生虫和腐蹄病,土质黏性过重,透水、透气性差、不易排水、不适于建场。在山区则应选择背风向阳,面积较宽敞的缓坡地建场。凡低洼、山谷、背阴的地方都不宜选建羊场。水质良好,水源充足:选择场址前,应考察当地有关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情况,了解是否有因水质问题而出现过某种地方性疾病等。另外,在羊场附近是否有屠宰场和排放污水的工厂,尽可能建场于工厂和城镇上游,以保持水质干净,羊场的水中大肠杆菌数、固体物总含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总含量都要符合卫生标准。交通方便:放牧育肥羊场多设在牧区,要求有广阔的草场、优良的牧草。舍饲育肥羊场大多数设在农区、半农半牧区,要求交通方便,便于饲草运输,但又不能在车站、码头或交通要道的旁边建场。
羊场的布局。羊场设计应符合卫生防疫的规定,各区布局的原则,既要便于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照顾各区间的相互关系,又要便于做好灭菌防病工作,规划时充分考虑主导风向和各区间的上下关系。羊场分区羊场通常分为三个区,即生活行政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及职工生活福利建筑物与设施等;生产区,包括羊舍、饲料贮存与加工调制等建筑物;病羊区,包括隔离舍、畜医室以及粪尿处理场地。各区间距在300m以上,各区的排列次序,应考虑到社会接触的频繁程度、主风向及地势等。管理区安排在最高处,依次为生产区,病羊区。舍外运动场应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一般是以前排羊舍的后墙和后排羊舍的前墙之间的空地作为运动场,运动场应有坡度,以便排水和保持干燥,四周设置围栏或墙,其高度均为1.2m,运动场面积,每只羊平均为2m2。场内净道与污道分开,互不交叉。围墙与防疫沟为避免羊场一切可能的污染和干扰,保证防疫安全,应建立必要的环境卫生设施。场区的四周应建较高的围墙或坚固的防疫沟,以防止外界人员及其他动物进入场区,羊场大门及各羊舍入口处,应设立消毒池或喷雾消毒室、更衣室、紫外线灭菌灯等。贮粪场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处,与住宅保持200m,与羊舍保持100m的卫生间距,并应便于运往农田,定期将羊舍内的粪便清除,运往贮粪场堆放,利用微生物发酵腐熟,作为肥料。 2 加强饲养管理
选养健康的良种公羊和母羊自行繁殖,可以提高羊的品质和生产性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防止因引入新羊带来病原体。羊生长发育的好坏、生产性能的高低与合理组织放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冬季枯草期,牧草营养含量下降或放牧采食不足时,必须进行补饲,特别是对正在发育的幼龄羊、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成年母羊补饲尤其重要。种公羊如仅靠平时放牧,营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