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区2016年基础教育论文评奖
构建高效课堂之我见
摘 要: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观念、教学思想上都
有了崭新的变化。初中思品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因此,初中思品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明确任务、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之中。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初中思品课上得更有效,让学生感兴趣?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效课堂 有效提问 激励评价
高效课堂的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其有一个基本描述是:高效课堂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好的教学效益。也就是说,课堂要做到效率最大化,效益最优化。从教数年,我个人总结了如下几点来构建高效课堂。
一、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忘记了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共同的劳动,这种劳动是否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因此,开展互动式课堂教学还应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于师生之间位置的平等与否。笔者在开展互动式教学模式中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如,首先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座谈、家访等多元化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行为习惯等内容,初步掌握每位学生的成长规律。其次,结合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展水平等实际需求、能力等量身定做“自我发展路线”。借此来避免在互动教学中教师或者学生单方唱独角戏。其次,做学生学习的伙伴,以自身的魅力来感悟学生,促使学生与自我产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如,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尊重学生的观点、倡导学生个性的张扬等等,和学生共同建立思想品德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的独立发展提供帮助,诱使学生将自己当作良师益友而非单纯的教师。这样,优化教学环境,与学生平等相处,不仅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
1
鸠江区2016年基础教育论文评奖 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进而为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坚强的后盾力量。
二、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点燃,注意力始终被教师安排的各个环节所吸引,并能积极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教学各个环节、活动中去,高效的课堂也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学生之间学习成效的差距悬殊也会大大缩减。 例如:在学习“如何孝敬父母”这一问题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绿叶对根的情谊”。首先为学生呈现一则材料: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去一家大公司应聘,公司经理审视着他,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脚吗?”青年如实地回答:“没有。”经理又问了些其他问题,然后说:“明天这个时候你再来一次,此前为你的父母洗一次脚。能做到吗?”青年一口答应。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经理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了我很不容易,我要好好照顾她。”经理听后,点了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这个青年的孝心,赢得了经理的好感和信任。如果一个人对为自己付出最多的亲人都漠然置之,谁会指望从他那里得到真情的回报?对不孝的人,人们怎能相信他呢? 引导学生阅读后,思考并交流: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什么?孝敬父母,现在你可以做些什么?
学生发言时,指导学生实事求是,真诚地表达自己是如何孝敬父母的。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孝敬父母要做到:爱父母,理解、关心父母;体贴父母,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努力学习,让父母高兴??
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求:亲手制作一件小礼物送给自己的父母,并对他们说一句自己的心里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选择《感恩的心》作为背景音乐,并提醒学生把礼物尽快送给父母,同时送上自己诚挚的祝福。
我将精心设计的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摆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入角色,产生的效果自然是水到渠成、不言而喻的。
三、优化课堂提问,构建高效课堂
2
鸠江区2016年基础教育论文评奖 歌德说过:“想要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一位美国教学专家也说过:“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虑,教师若不熟练掌握发问的技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由此可见,提问是课堂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提问水平的高低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因素。而我们目前所进行的课堂提问大多是流于形式、缺乏启发的,导致不少老师煞费苦心地提出了不少问题,就是引不起学生跃跃欲试地回答或者学生的回答单调呆板、流于表面。 1、注重提问开放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必须明确,好的提问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重点在于所提的问题要有价值和有意义,并且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教师要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或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设问诱导启迪学生,使教材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知识。 2、注重提问多样性
我们可以设计丰富有趣的游戏、歌曲、小诗等活动,在这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提问,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除了这些常用的提问方式,教师还可以针对图表、连线等形式提问,学生把图表、连线中已给信息重新整理进行作答等等。 2、注重提问情境性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杜威则强调,学习者要有一种“经验性的真实情境”,而且在这种情境里面,要有促使学生去思考的“真实的问题”。创设情境,就是从学生角度出发,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日常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把“真实问题”与所要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构建。
4、注重提问层次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教师大多会采用师生、生生、师和众生等点、块、面结合的操练方式。从表面上看,似乎全班学生都参与了交流,但教师点对点提问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交流中各取所需。
3
鸠江区2016年基础教育论文评奖
四、及时点评,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没人愿意在别人的质疑或不信任中学习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及时肯定。对于学生中闪现出来的智慧火花,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学生个体而言,及时肯定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和探索文化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学生群体而言,及时肯定就意味着树立了榜样,对其他同学也起到督促鼓励的作用。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不仅要鼓励他们在学习成绩上的进步,更要鼓励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他们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肯定并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的高效做准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轻易给学生打零分。尤其在课堂上教师不要随意说“不”“不行”“错误”等字眼,不要轻易地否定一个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学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才能畅所欲言。诸如:“你的表现让我很开心”“你的进步怎么这样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的思维非常有深度”“这一点我都没想到,你是怎么想到的”等等,这些语言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很好,脸上溢满轻松喜悦的笑容,这样的课堂怎能不生“动”高效? 教学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现的是语言的魅力。而品德教师的教学中评价语言的水平能够反映教师本身的学识水平和思想水平,是品德教师个人修养的综合表现。品德教师充满魅力的评价语言一定会让品德课堂绽放出更加瑰丽的花朵。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把握上述几点,就可以让学生喜欢思品课,提高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宽学习空间,发展个性,为新课标下构建高效政治课堂添砖加瓦。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