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甘肃庄浪县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调查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0:26: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甘肃庄浪县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调查

为了全面准备地了解全县农村留守妇女的现状、生存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有力地促进农村“留守妇女阳光家园”建设。近日,甘肃庄浪县妇联联合县劳保局先后深入水洛、大庄、卧龙等4个乡镇,在乡镇妇联、劳务站干部的积极配合下,开展了农村留守妇女状况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甘肃庄浪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和人口大县,也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全县总人口44.09万人,其中妇女20.01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0万人,有农村留守妇女4.8万人,占农村已婚妇女总数的49.2%。从年龄结构来看,留守妇女大多是30-45岁左右的中年妇女。从文化程度来看,留守妇女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从丈夫打工时间长短来看,丈夫外出打工1年以上的占43.7%。86.5%的留守妇女从事种植业,8.6%的从事养殖业,极少一部分从事小生意、打零工、办企业等;近七成留守妇女有18周岁以下未成年子女,近一半的留守妇女要照顾在家的公婆,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全部压在她们肩上,她们已经由传统家庭中的“锅边婆”转变成为现代家庭中的“顶梁柱”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农村留守妇女成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据调查,由于大量农村男劳动力流向城市,因此她们自然就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原来由男劳动力承担的农活、重活,现在基本上要依靠留守妇女去完成。男劳动力有的仅在粮食收种的时候才回来帮忙,有的甚至一年都难得回一次家。从土地的翻耕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割等各个环节以及饲养牲畜、种植蔬菜等,都靠留守妇女承担。她们大部分渴望掌握农业生产技术,

1

据调查,有65%的留守妇女参加过由各级妇联组织举办的妇女实用技术培训班,通过培训,大部分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她们积极发展种养植、加工贩运等特色产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近年来,全县已建成了有规模、科技含量高、综合性强的“巾帼科技示范基地”12处,发展100头以上养猪大户85户,新建暖棚式鸡舍50座,带动种植日光蔬菜温棚250座,年创收入300多万元;成立生猪、果菜、玉米等产业协会12个,吸纳妇女会员165名。有的留守妇女有了一定资本后,开始建住房、买店铺、办工厂、做生意。目前,不少留守妇女已成为独立的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二是农村留守妇女在教育下一代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尤其是母亲的人格形象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农村留守妇女在教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只有引导留守妇女提高自身修养,加强自我约束,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近年来,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网络优势,普及家教知识,更新家教理念,提高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制定了《庄浪县家长学校三年培训规划(2009-2011年)》和《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培训计划》,全面开展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培训。据调查,85%以上的家长掌握了家庭教育新理念,颁证率达到96%。县妇联聘请县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各级妇联组织表彰的优秀家长、教育系统骨干教师、优秀母亲为兼职教师,深入各乡镇家长学校、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知识专题讲座达12场次,培训留守妇女3500多人次,使“德育为首、全面育人”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组织留守

2

妇女开展“幸福家庭”、“写给年轻妈妈”、“母亲育儿知识”等读书竞赛、征文、演讲活动,引导留守妇女学科技、学法律、学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行为感染子女,以积极向上的理想情操引导子女、以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带动子女,充分发挥好留守妇女在教育下一代中的独特作用。

三是农村留守妇女是文明和谐的创建者。树立进步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和睦友善的家庭伦理关系和乡村邻里关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大量男劳动力的外流,使留守妇女在角色定位上由原来的“主内”转变为现在的既“主内”又“主外”,成为乡村文明和谐的主要塑造者。各级妇联组织以开展“六进家庭”为内容,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动员广大留守妇女美化家园、植绿护绿、保护环境、发展庭院经济,通过评选表彰“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教子有方好家长”、“星级文明户”、家庭文化艺术比赛等形式,引导她们树立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新理念,进一步丰富了美德在农家活动内涵。在留守妇女中形成了人人孝敬老人、扶持丈夫创业、培育子女成才的新风尚。目前累计评选表彰各类特色家庭250户,优秀家庭成员540多名。 四是农村留守妇女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外出打工的青壮年男劳动力离家远、工作忙,平时很少回村,对村里的事务了解得越来越少,很难直接参与村务管理。村中重大事项的决策和“两委”班子民主选举等事务,一般都由家里的留守妇女代为表决或投票。这样,留守妇女就成了参与农村民主管理事务的实际主体。同时,随着留守妇女逐渐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她们的视野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管理小家的层面上,而把目光投向了对村务的参与和管理,对落实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

3

和决策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目前,农村共有女党员1275名,村妇代会主任全部进入了村级“两委”班子,并落实了报酬待遇。农村留守妇女正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甘肃庄浪农村留守妇女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建设富裕和谐庄浪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调查中仍然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留守妇女劳动强度大,家庭负担较重。 在“留守妇女”家庭中,丈夫外出后,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务,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往往“身兼数职”,劳动强度大幅增加,劳动时间明显变长。再加上丈夫长年在外,精神负担明显加重。甚至部分家庭由于没有丈夫在家的调解,因一些家庭生活琐事常常搞得婆媳关系不和,家庭矛盾不断。在调查中就曾发现多例存在婆媳关系处理不好导致矛盾激化的现象。

二是夫妻交流少,导致情感、婚姻危机。外出务工对她们的婚姻带来很大的冲击,由于长期的分居,给夫妻双方带来不仅仅是感情上的影响,还带来了生理上的影响。留守妇女与丈夫主要的沟通方式是打电话,通常是一个月联系一次,也有极少数夫妻几乎不联系。空间距离的扩大阻碍了夫妻情感的交流,增加了双方的相互猜疑、导致感情危机。另外,流动也为外出方增加了接触异性的机会,客观上为那些自认为当初没有找到理想配偶的人提供了重新选择的机会。留守家庭的婚姻质量不如非留守家庭,这是显而易见的。

三是教育子女能力低,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留守妇女”普遍只受过初中以下教育,在孩子的学习和教育方式上力

4

甘肃庄浪县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调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j6f25ow3s85bn78adi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