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园留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案例分析
作者:吕静文
来源:《世界家苑》2019年第04期
摘要:留守儿童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一大常态,对于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在点点滴滴的思想行动的带入中,有效地建构起来。因此,在幼儿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渗透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本文重点论述的对象。
关键词:幼儿园;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人群涌现,他们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在外辛苦奔波劳累,同样遭受着心灵和生活压力的留守儿童,他们大都跟着长辈生活,他们在各个方面,因缺少了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引导和疏通,缺乏良好的秩序规则意识、安全意识、以及生活习惯等。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良好习惯的引导和疏通,帮助幼儿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1 案例描述
轩轩来到幼儿园,别的小朋友都在做跟着音乐做律动操,开始一天的新的学习旅程,轩轩却在那站着左看看、右瞧瞧,就是不跟着大家一起做律动。进入到班里,老师正在和小朋友们问候,轩轩就钻到桌子底下,一会儿点一下睿睿,一会儿惹一下涛涛,老师制止他的行为,他能够保持两分钟,然后就又开始出现新的动作。休息时,别的小朋友排队上厕所、排队洗手,他上完厕所手都不洗就直接跑去玩了。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也很少按照游戏的规则来,所以他在幼儿园里能玩得来的小伙伴非常少。 2 案例分析
轩轩的爸爸妈妈外出打工,自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就他一个孙子,对他非常宠爱,每次犯错,当爸爸妈妈要批评教育时,爷爷奶奶总是将他护在身后,说着:“孩子现在还小,等孩子长大了自己就懂事了,你小的时候,比他还不如呢.....”爸爸妈妈管教无果,他们外出打工后,孩子就和爺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秉承着孩子长大就懂事的原则,让孩子自然生长,导致孩子的问题越积越多,爱打人、说脏话、我行我素等行为习惯上的问题越来越凸显。
3 辅导措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