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21:32: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

李柔冰1,许晓燕2

【摘 要】摘要:多元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不仅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融,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难度。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高校辅导员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具备一定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整合能力。同时,高校也要为辅导员营造多元文化教育环境,建立系统专业的跨文化培训及评估体系。 【期刊名称】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20)004 【总页数】3

【关键词】多元文化;辅导员;跨文化能力

项目基金:2016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护理专业跨文化教育研究(SK2016A053)

0 引 言

随着全球经济飞速发展,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各种文化和思潮也不断碰撞和交融。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处于新旧更替之中。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共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共存、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共存等现象就构成了新时期我国独特的多元文化格局。多种思想交互碰撞、多种社会矛盾交织、多种文化相互交融构成的这种多元背景必然会导致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道德规范上的分歧和冲突。

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也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多元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有多方面影响。多元文化环境可

以拓宽大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积极地“走出去”感受世界先进的知识与文化,但一些消极的文化因素会不断影响大学生尚未定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思想迷茫与行为失当。因此,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辅导员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除了在思想上引领学生,在生活中服务学生,在工作中培养学生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套适应新时期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及一定的跨文化能力。

1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在多元文化格局形势下,大学生总体呈现出以下四类问题,即:理想信念迷失化、道德标准多元化、价值取向功利化、思想行为复杂化。随着社会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不同文化和思想的不断涌入,一些大学生思想呈现迷失化的状态,如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多样性等。同时,人们的道德标准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双标”出现在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中,“严于律人,宽于待己”的现象在学生中比比皆是。在信息复杂多变、资源大爆炸的当今社会,面对求新立异的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以准确预测、及时引导;同时,新媒体时代,广阔的网络空间使得大学生更加倾向在此表达思想意识。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了多元文化的发展,也加速了教育国际化地进程。因此,高校必然需要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思政教育也需要形成一套“开放的、能动的、包容的”应对体系。这给辅导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辅导员的跨文化能力对于其能否适应并将多元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维护意识形态的平稳安全、化解多元文化的矛盾冲突、做好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起到决定性作用。

2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内容

目前,辅导员工作需要紧扣“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1〕这一主题,面对这种局面,辅导员应当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准确把握时机,将复杂多元的需求转为现实的行动力。跨文化交际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跨文化交际基本知识和技巧的认知、掌握与运用,二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即跨文化态度、情感、知识、交际策略和交际表现等能力。 2.1 国际视野

在思想理念上,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多元文化的意识,并且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如:如何在开放多元的环境中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中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如何向全世界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等。辅导员需要放大格局,树立世界公民的意识,做到“放得开、守得住”,才能真正培养出心系国家、具有民族责任感的大学生。 2.2 跨文化适应能力

Ward将跨文化适应分为两个维度:心理适应(psychological adaptation)和社会适应(sociocultural adaptation)〔2〕 。心理适应是以感情反应为基础的,在跨文化接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以及生活满意度。辅导员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接触过程中,如果没有或者较少地产生抑郁、焦虑、孤独、失望等负面情绪,就可以说达到了心理适应。面对纷繁复杂的行政事务和学生的各类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尊重、理解、悦纳不同的文化本质、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做好自我心理调整和适应,是融入多元文化环境的基础,也是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

社会性适应是指适应当地社会文化,能够与具有当地文化的人有效接触与交流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jdvc1m8f71ujtp7zqyg25ui718xfz018x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