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课题的确定。课题的确定分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在毕业实习之前的选题。该步骤的选题是在对已学习知识进行回顾和初步调研的基础上,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本指导书提供的参考题目进行的选题。该选题主要是为了组织实习和进行实习分组提供依据;第二个步骤的选题是论文正式题目的确定,在结束毕业实习以后进行。该步骤的选题是在实习基础上,结合进一步的材料收集进行的。
毕业论文参考题目见附录。 三、毕业论文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论文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 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基础。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通过自己科学研究工作积累等获得;通过网络资源查询获得等。
2. 拟订论文提纲
拟订论文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根据论文主题的需要拟定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学生在起草论文提纲后。应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 起草
论文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毕业论文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 修改、定稿
论文初稿完成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推敲,反复修改,才能定稿。
四、毕业论文的内容及组成要求(参见学校毕业论文要求) 五、毕业论文的版面要求(参见学校毕业论文要求) 六、毕业论文的装订要求(参见学校毕业论文要求) 七、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1.在论文写作的各个阶段,都要与指导教师保持密切联系,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
2.毕业论文一人一篇,不能两人或几人合写。几人可以合写同一题目,但内容、观点、分析不能相同。
3.毕业论文的篇幅一般要求不少于8000字,并须上交纸质论文及电子文档,以便归档。
Ⅲ.时间安排及答辩要求
一、时间安排:
1、 毕业实习,共4周:
3月4日── 3月31日 2、毕业论文(设计)共8周
4月7日── 6月2日
1)论文题目的选定:4月10日前提交 2)论文大纲:4月20号交中期检查表 3)论文初稿:4月30日前 4)论文修改及正稿:6月2日前 5)指导教师评语:6月3日——6月9日 3.毕业答辩两天
6月8日、9日
二、毕业论文的答辩要求
1、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
按专业成立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下设论文答辩小组。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均应由3名及以上教师组成,其中答辩委员会主任应由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答辩小组组长应由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2、答辩过程
(1)论文陈述:包括自我介绍,毕业论文内容的研究意义,论文结构,论证思路、方法、结论。
(2)答辩教师提问:提问内容涵盖与论文选题有关的,包括在论文中已作了阐述的和应当在论文中有阐述而未加以阐述的。一般包括一些重要概念,观点辨析,逻辑推理的严密性,论据的充分性与正确性等。提问的数量视提问的内容而定,问题的难易程度由主答辩教师与答辩组长共同控制。
(3)回答问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简明扼要地做出回答,切记不着边际漫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答辩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
(4)答辩时间:论文阐述时间为5-10分钟,答辩时间约15-20分钟,总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