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全新世气候变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8:28: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大暖期气候波动阶段划分

大暖期延续5. 5 ka,占有全新世一半稍多的时间,显然包含了相当多的气候与环境波动, 需要进一步划分为若十阶段,现提出以下的分段意见: (1) 8.5一7. 2 ka BP不稳定由暖变冷的温度波动阶段.

8. 5 ka BP前的急剧升温所示的气候突变会导致严重灾害,不利于生物繁荣和人类发展, 植被一时未相伴变化,但降水变化是迅速的.西藏班公湖在8. 5一8. 3 ka BP出现高于现代 30一35 m的水位,指示着西藏季风降水伴随着温度升高而激增.柴达木的察尔汗盐湖出现 淡化沉积淤泥,青海湖与内蒙古的岱海、黄旗海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一些湖泊也在高水位期,表明季风降水范围大大地向北扩张.延至8 ka BP左右的暖湿气候,已使植被分布起了重大变 化北方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推移了3个纬度.根据青海湖、黄土高原[14,16],内蒙古白素 海15、河北东部16、辽南地区11,螺髻山等地孢粉资料换算的当时温度比现在高2一4℃. 在目前内蒙古温带草原赤峰市兴隆洼遗址中发现8135士260 a BP的大量胡桃揪果核,现生长在亚热带长江湖泊水域的水蔽( Cerat opt eris )抱子在BkaBP向北分布至天津静海、北塘一带.这样有利的自然条件,促使新石器文化迅速发展,在黄河与长江流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形成了定居的聚落。大约在8 ka BP左右开始了陶器制作,但好景不长.敦德冰芯记录中在7. 8ka BP左右与7. 3 ka BP左右出现了二次温度下降.北京附近原分布在山地的暗针叶林树种于7. 7 ka BP左右向平原扩展17与这次降温事件吻合,这段时间内黄河流域有三四百年的文化遗址变稀以至缺失,可能与此有关.江苏建

湖剖面袍粉资料显示7.6 ka BP的气温较8. 5一8 ka BP时段下降了1.4 - 1. 70 C. Demon]'8]曾以7. 8 ka B作为北半球这一期的峰值时间,而在Rothlisberger]19]所编制的全新世南北半球冰川波动图上,不仅北半球山地有较普遍的冰川前进,即使南半球的新西兰和南美热带山地也发现有7. 3 ka BP左右的冰川前进,可知这一冷期具有全球性质.

(??)??.??一??????????大暖期中稳定的暖湿阶段(大暖期的鼎盛阶段)

除个别地点如柴达木因高温蒸发旺盛,比前更为干燥而出现盐类沉积,各地气候均较暖湿,季风降水几乎波及全国,植物生长空前繁茂,

如现代为草原的青海湖滨,当时出现落叶阔叶混交林.从发现的紫果云杉(PieceaPurprea)残木(6245士180 a BP ),可推知当时降水量达600 mm左右,温度高于现代30C左右120j. 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区形成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长白山抱粉资料所示的温度较今高3一4℃,

内蒙、新疆、青海至西藏的内陆湖泊均呈现高湖面, 华北平原也是湖沼的盛大发展时期.

沙漠则有很大收缩,自鄂尔多斯向东至东北西部,现代的流动沙地,当时大部分被固定,黄河中游黄土区与内蒙中东部沙地的古土壤全面发育.

长江中下游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内6. 5一6:0 ka BP时的温度较今高2. 70 C}z3},高出大暖期内其它时段,杭嘉湖地区拷( Costar obis)和青刚栋( Cyclobak}top}sis)达到一万年来的最大峰值,暖湿气候十分明显

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层(6. 8一5. 6 ka BP)更发现有台湾枫香,现在只分于南方热带地区的海金沙,

表明当时气候类似于现代华南热带与现亚热带.良好的气候环境,使人类生产、人口居住地迅猛发展.在黄河流域为仰韶文化的盛期,在长江下游为河姆渡与马家滨文化盛期,在’4C测年的文化遗址数多于其前后阶段.即使现代尚不适于人类居住的青藏高原西北部发现的30多处细石器文化遗址,推测也是此阶段的,表明青藏高原当时变暖程度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此期之末出现全新世最高海面

(3)3. 6一5ka BP气候波动剧烈、环境较差阶段 这阶段一方面承继着前阶段暖湿气候特点’,保存着暖湿生物遗迹,如在山东郑城

(5245士90 a BP)和南京句容宝华山(5140士120aBP),发现丰富的亚热带动植物,并从水威 ( Ceratopteris)和山龙眼(P;oteaceae)的存在,推知当时温度有高于现代达3.50C的可能;另 一方面,敦德冰芯记录显示存在3次降温事件,特别中间一次降温事件在华北与华东均很明 显[ 25.27].从抱粉资料分析长江下游平均温度比6. 5一6kaBP时下降10C以上{22].海南岛 5一7ka BP左右的抱粉中,栗、松增加,也反映了气候偏凉干[ze].太湖地区裕泽文化遗址数比前阶段马家洪文化遗址数也有减少(图6),这可能表现那时的人类生存环境是比较差的. Demon称5.8-4.9ka BP为第二新冰期,冷峰出现于5. 3 ka BP左右,南北半球各山区均 出现冰川前进,在我国天山乌鲁木齐河就存在5380士150aBP的一次前进. (4)5一3kaBP大暖期后的二千年阶段

4kaBP之前为气候波动和缓的亚稳定暖湿期.

气候环境较上阶段有所改进,北方的龙山文化(以黑陶为特征)与长江下游的良诸文化蔚 然兴起,遗址数量较前猛增,在现今半干旱草原区的宁夏海原菜园子遗址(4635-4245 a BP) 分析出温性松林占优势的抱粉组合;山西襄汾陶寺遗址(4500- 3900 a BP)出现落叶阔叶和 常绿针叶(主要为松)树种组成的混交林;在长白山区落叶阔叶林依然茂盛,转换成的温度仍 然高于现代30C左右.但这一时期45一500N地带的湖泊水位已经下降,内蒙古、青海、西藏湖泊仍为高湖面,似表明季风降水北缘有所南撤,中国绝大部分气候仍然比今暖湿.4kaBP左右为一多灾难的时期,在敦德冰芯x'80记录曲线中出现较宽浅的冷谷,甘肃齐家文化遗址气温和降水突然下降,农业区北界南移了1个纬度.中国东部有传说中历时数代的灾难性的大洪水可能导致龙山文化与良诸文化的结束.大禹治水的故事表明,当时人民已有领导地组织起来与自然灾害作顽强斗争,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这个灾难过后,直到3kaBP气候仍然比较暖湿·现存在于南方热带的亚洲象(Elep}aismaximus)尚能生存在41 0N的河北阳原,可为证明.长白山之西的孤山屯22、江苏建湖庆丰23、四川螺髻山等多点抱粉资料,也表明大暖期的植物特征一直保留到3 ka BP后才逐渐衰落.竺可祯[1]以3.1 ka BP为中国暖期的结束,是基本正确的.

搜索更多关于: 全新世气候变化 的文档
全新世气候变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jh3v6vvcv3jk4g7snk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