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
收益计算的资源损失,即( C )。
A.增量成本 B.加工成本 C.机会成本 D.专属成本
24.某企业生产使用的原材料的全年需要量为 4000 件 , 每次订货成本 50 元 , 单位材料
的年均储存成本为 10 元 , 则经济订货量为 ( B 件。
A.100 B.200 C.300 D.400
25. 甲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初付款 100 元 , 乙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末付款 100 元 , 若
利率为 10%, 则二者在第三年年末时的终值相差 ( A
A.33.1 B.31.3 C.133.1 D.13.31
26.企业打算连续8年在每年年末取出100000元,在年利率为l0%的情况下,最初应
一次存人( D 元。
A.523493 B.543490 C.543480 D.533493
27.普通年金是指( A )。
A.后付年金 B.先付年金 C.永续年金 D .递延年金
28.某投资方案的年营业收入为100万元,年营业支出为60万元,其中折旧10万
元,所得税率40%,则该方案每年的营业现金流量是( C 。
A.38万元 B.50万元 C.34万元 D.28万元
29.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现金流出项目的是( A )。 A.折旧费 B.经营成本 C.各项税款 D.建设投资
30.下列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是( B )。 A.投资利润率 B.投资回收期 C. 内部收益率 D.净现值率
31.下列各项中,既属于折现指标,又属于绝对量正指标的是( D 。
A.投资利润率 B.静态投资回收期 C.内部收益率 D.净现值
32.采用逐次测试法求内部收益率时,用内插法求值是假定(A )。 A.贴现率与净现值之间是成反比例关系 B.贴现率与复利现值系数是成正比例关系 C.贴现率与年金现值系数是成反比例关系 D.贴现率与年金现值系数是成正比例关系 33.当某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时 , 其内部收益率 ( C 。
A. 可能大于零 B. 一定小于零 C. 一定大于设定折现率 D. 可能等于设
定折现率
34.已知某投资项目的原始投资额为 l00 万元 , 建设期为 2 年 , 投产 r 后第 l~8 年每年 NCF= 25 万元 , 第 9~10 年每年 NCF=20 万元。
则该项目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 C 。
A.4 年 B.5 年 C.6 年 D.7 年
35.在全部投资均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为零,投产后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的条件下,计算内部收益率所求得的年金现值系数的数值应等于该项目的( C 。
A. 回收系数 B.净现值率指标的值 C.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值 D.投资利润率指标的值
36.某项目贴现率15%,净现值为500,贴现率为18%时,净现值为-480,则该项目内含报
酬率为( B 。
A.16.125% B.16.531% C.22.5% D.19.5%
37.在进行原始投资额不同而且项目计算期也不同的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时,应当优先考虑使用的方法是( C 。
A.净现值法 B.净现值率法 C.年等额净回收额法 D.投资回收期法
38.在标准成本制度下,分析计算各成本项目价格差异的用量基础是( D )。
A.标准产量下的标准用量 B.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C.标准产量下的实
际用量 D.实际产量下的实际用量
39. 下列项目中 , 能够克服定期预算缺点的是 ( C 。
A. 固定预算 B. 弹性预算 C. 滚动预算 D. 零基预算
40.被称为“总预算”的预算是( D )。
A.生产预算 B.销售预算 C.专门决策预算 D.财务预算
41.在组织形式上,( C )一般都是独立的法人。 A.成本中心 B.利润中心 C.投资中心 D.责任中心
42.为了使部门经理在决策时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应采用的评价指标为( B )。 A.销售利润率 B.剩余收益 C.投资报酬率 D.现金回收率 43.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是( D 。
A.直接材料预算 B.直接人工预算 C.生产预算 D.销售预算
44.与弹性预算相对应的预算是( A 。
A.固定预算 B. 零基预算 C.增量预算 D.定期预算
45. 对于成本中心来说 , 考核的主要内容是 ( B 。 A. 标准成本 B. 可控制成本 C. 直接成本 D. 可变成本
46.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对象是( B )
A. 作业中心 B.作业 C.产品 D.作业链
47. 平衡计分卡的导向是( D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