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15 30
5 30 36
6 44 46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用高低点法将维修费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并建立成本模型。 (2预测在直接人工为50千小时时,维修费总额是多少? 解:(1高点坐标(45,60),低点坐标(15,30) b=(60-30/(45-15=1(千元/千小时 a=y-bx=60-1×45=15(千元 成本性态模型 y=15+x
(2 y=15+50×1=65(千元
2.企业2005年生产乙产品10000件,销售9000件。该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为40元,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24元,单位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该企业全年固定制造费用为60000元。全年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为25000元,假定该企业乙产品无期初存货。
要求: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本题20分
2.具体说明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据以确定的净收益发生差异的原因。 收 益 表
贡献式 传统式
营业收入 360000 营业收入 360000
变动成本 营业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21 6000 期初存货成本 0
变动销售管理费用 36000 本期生产成本 300000
变动成本合计 252000 期末存货成本 30000
贡献边际 108000 营业成本合计 270000
固定成本 营业毛利 90000
固定制造费用 60000 营业费用
固定销售管理费用 25000 销售管理费用 61000
固定成本合计 85000 营业费用合计 61000
营业利润
23000
营业利润
29000
3. 某企业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其单价分别为8元和12元,贡献边际率分别为10%和20%,其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9000元,假设甲、乙两种产品预计销售量均为10000件。
计算:
(1)甲、乙两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2)安全边际额和预计利润。
(3)企业改进生产经营方法,使固定成本降低2000元,同时使甲、乙两产品单位变动成本率降低了20%和25%,试求此时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销售总额=8×10000十12×1000=200000(元) 其中:甲产品所占比重=8×10000÷200000=0.4 乙产品所占比重=12×10000÷200000=0.6 加权贡献边际率=0.4×10%+0.6×20%=16%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9000÷16%=56250(元)
甲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56250×0.4)÷8=2813(件) 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56250×0.6)÷12=2813(件) (2)安全边际额=200000—56250=143750(元) 预计利润=200000×16%—900=23000(元)
(3)甲、乙两产品变动成本率降低后,其贡献边际率分别为: 甲产品贡献边际率=10%+20%=30% 乙产品贡献边际率=20%+25%=45%
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30%×0.4+45%×0.6=39%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9000—2000 ÷39%=17948.72(元
4.已知: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2008年单位变动成本为16元/件,变动成本总额为60000元,共获税前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于2009年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2008年的40%。
要求:(1)预测2009年的保本销售量;
(2)若2009年的计划销售量比2008年提高10%,则可获得多少税前
利润?
答案:(1)销售单价=16÷40%=40(元/件) 销售量=60000÷16=3750(件)
固定成本=(40-16)×3750一18000=72000(元) 保本销售量=72000 /(40-16)=3000(件)
(2)税前利润=(40-16)×3750×(1+10%)一72000
=27000(元)
5.企业每年生产1000件甲产品,其单位完全成本为18元,(其中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20元。企业目前已具备将9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品的能力,但每深加工一件甲半成品需要追加5元变动性加工成本。乙产品的单位售价为30元。假定乙产品的废品率为2%。要求:
(1如果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做出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2深加工能力可用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贡献边际4000元,做出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答案:(1乙产品的产量=1000×90%×(1—2%=882(件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8—2=16(元 甲相关收入=1000×90%×20=18000(元 乙相关收入=882×30=26460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