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PPP立规矩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冯禹丁
发自:北京 2015-04-30 16:26:02来源:南方周末
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通过改革让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东方IC/图)
? ? ? ?
标签 PPP G规则 政府
在?缺钱?和?发展?的双重压力下,目前PPP模式成了最受地方政府青睐的抓手。
但是,PPP的规则谁来制定?管钱、花钱部门一齐上阵,能否改变地方政府花钱、筹钱的固有模式? 部委?飙?文件
两个实权部门在同一领域一齐?飙?文件,极为罕见。 2015年4月14日,财政部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的通知,这是财政部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发布的最新政策。按照财政部的定义,所谓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是指识别、测算PPP项
目的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科学评估项目实施对当前及今后年度财政支出的影响,为PPP项目财政管理提供依据。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结论分为?通过论证?和?未通过论证?。?通过论证?的项目,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编制年度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时,将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纳入预算统筹安排。?未通过论证?的项目,则不宜采用PPP模式。
换句话说,如果未通过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该项目将申请不到财政预算资金。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是财政部提出的PPP项目评价体系的两大标准之一,另一标准是物有所值(VFM),其征求意见稿也已于2015年1月底发布。?评价体系是命门,VFM和财政承受能力测试掐住了地方政府的脖子。?君合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世坚评论说。 自2014年5月财政部PPP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来,财政部一直不断地颁布为PPP立规矩的政策。但在过去,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新增项目的审批权和主管权,是国家发改委的领地。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财政部被中央选为?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多位PPP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因为中央既想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维持经济增速,又想控制地方债风险,因此希望通过PPP让社会资本取代财政资金,接力进行基础设施投资。
?财政部是管钱的,发改委是花钱的。让财政部来管这个事,主要是为了防止地方政府借此乱上项目欠一屁股债。?一位与这些部委多有交道的PPP专家对南方周末分析说,选择对地方债负有?兜底?责任的财政部来主导PPP,可以从动力机制上解决地方债问题,并为存量项目解套。
但发改委似乎也并未放弃PPP的主导权。
2014年12月4日,财政部发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从项目识别、准备、采购、执行和项目移交五个方面对相关实务操作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同一天,国家发改委通过官网公布了《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通用合同指南(2014版)》,并要求各地发改委2015年1月起按月报送PPP项目,建立发改委的PPP项目库。
2015年1月2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同一天财政部也公布了《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发布《PPP项目合同指南》。
一边是有着7位正部级官员在任的?小国务院?,一边是强势部长领导的?钱袋子?,两个实权部门在同一领域一齐?飙?文件,极为罕见。 名词解释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简而言之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共同提供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社会资本负责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主要制定公共物品的价格和质量监管。 财政部当仁不让
在一个机构都不能增加的背景下,财政部PPP中心的编制获得特批。
?这一轮PPP浪潮里财政部是弄潮儿。?刘世坚评论说。 2013年底,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在一次内部讲话中指出,财政部将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试点推广三个层面推动PPP。遵循这一路线图,2014年财政部当仁不让地行动起来。
2014年5月,财政部成立PPP工作领导小组,由王保安任领导小组组长,财政部金融司、经建司、条法司、预算司、国际司等相关负责人为小组成员。
12月3日,财政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其事业单位PPP中心正式获批,?楼部长说PPP是个大活、硬活、细活,必须要有专业机构支持,所以在一个机构都不能增加的背景下,财政部PPP中心的编制获得特批。?该中心一位人士透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