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断裂、过量变形、表面失效、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2、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3、断裂、塑性变形及表面失效、整体强度和表面强度 4、弹性变形 5、失效
二、选择题。
1、A2、D3、C4、C5、C
三、是非题。
1、√2、×3、√4、√5、√
四、简答题。
1、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产品规划 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2)、方案设计 在满足设计任务书中设计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设计人员构思出多种可行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中优选出一种功能满足要求、工作性能可靠、结构设计可靠、结构设计可行、成本低廉的方案。
3)、技术设计完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等。 4) 、制造及试验制造出样机、试用、修改、鉴定。 2、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
答:断裂,过量变形,表面失效,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几种。 3、什么叫工作能力?计算准则是如何得出的?
答:工作能力为指零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力。对于载荷而言称为承载能力。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建立起来的工作能力判定条件。 4、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生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一、填空题。 1、直接、几何联接。 2、点、线、面。 3、面。 4、点、线。 5、容易、小、大。
二、是非题。
1、√2、×3、√4、×5、√6、×7、√8、×
三、选择题
1、A2、C3、C4、A5、A
四、计算题
1、计算图a与b所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应明确指出)。
a)解:滚子D为局部自由度,E、F之一为虚约束。
F=3n–2PL–Ph=3×4–2×5–1=1
b)解:A处为复合铰链 F=3n–2PL–Ph
=3×5–2×6–1=2
分析与思考:当机构的自由度2、而原动件数为1时,机构能有确定的运动吗?答:没有。
2、计算图a与图b所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应明确指出)a)解:滚子C为局部自由度,E处为复合铰链。
F=3n–2PL–Ph=3×8–2×11–1=1。
b)解:齿轮I、J之一为虚约束,A处为复合铰链 F=3n–2PL–Ph=3×8–2×10–2=2。
3、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应明确指出),并判断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图中画有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
解:A、B、C处为复合铰链 F=3n–2PL–Ph=3×7–2×8–3=2。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
一、填空题
1、转动、移动 2、、平面)
3、连续转动、连架杆 4、往复摆动、连架杆 5、曲柄、摇杆、曲柄、摇杆 6、曲柄摇杆、双曲柄、双摇杆 7、曲柄摇杆、最短
8、铰链四杆、大于、机架 9、摇杆、无穷大 10、曲柄
11、从动、主动、等速旋转、往复摆动 12、极位夹角、大于1 13、等速旋转、直线往复 14、卡死、不确定
15、非生产时间、工作效率
二、选择题。
1、B、C、F2、C、D3、B4、C5、C6、C7、A8、A9、D10、B、F11、B
三、是非题。
1、√2、×3、√4、×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18、√19、×
四、简答题。
1、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是什么?曲柄是否一定是最短杆?
答:(1)最长杆与最短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最短杆或相邻杆应为机架。
(2)曲柄不一定为最短杆,如双曲柄机构中,机架为最短杆。 2、何谓连杆机构的死点?举出避免死点和利用死点的例子。
答:(1)主动件通过连杆作用于从动件上的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时的位置,称为连杆机构的死点位置。
(2)机车车轮在工作中应设法避免死点位置。如采用机车车轮联动机构,当一个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可借助另一个机构来越过死点;飞机起落架是利用死点工作的,当起落架放下时,机构处于死点位置,使降落可靠。
第四章凸轮机构
一、填空题。
1、凸轮、从动杆 2、盘行、圆柱 3、点、线。 4、基园。
5、压力角α。? 6、40o-50o? 7、抛物
8、尖顶、滚子
二、选择题。
1、C2、A3、A、4、C5、C6、B
三、是非题。
1、√2、×3、√4、×5、×6、√
四、简答题。
1、凸轮机构常用的四种从动件运动规律中,哪种运动规律有刚性冲击?哪些运动规律有柔性冲击?哪种运动规律没有冲击?如何来选择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答:匀速运动规律有刚性冲击;等加速-等减速和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有柔性冲击;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没有冲击。
在选择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时,应根据机器工作时的运动要求来确定。 2、如题5、1图所示为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运动图线,但图题5、5给出的运动线图尚不完全,试在图上补全各段的曲线,并指出哪些位置有刚性冲击,哪些位置有柔性冲击。
题5、1图
答:(1)补全各段的曲线,如题5、1答案图所示。
(2)在O、b、c、e、处有刚性冲击;在a、d处有柔性冲击。
题5、2答案图
3、试作图法法设计一个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已知理论轮廓基圆半径
oro?50mmrT?15mm120,滚子半径,凸轮顺时针匀速转动。当凸轮转过时,从
o动件以等速运动规律上升30mm;再转过150时,从动件以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回到原位;凸轮转过其余90时,从动件静止不动。
?L?0.002mmm解:取。
(1)绘制s??(t)曲线,如题5、2答案图a所示,并将推程、回程各分为6等份。 (2)以相同的比例绘制凸轮基圆及从动件的初始位置,如题5、2答案图b所示。
题5、2答案图
4、用作图法求出下列各凸轮从如题5、3图所示位置转过45o后机构的压力角
a。(可在题5、3图上标出来)
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