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2016)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北宋的政治习题(4)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1 9:50: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隋的统一

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夺取 北周 政权,建立隋朝,以 长安 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2.统一全国

( 1 )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 陈朝 ,统一全国。

1

( 2 )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朝强盛

( 1 )措施: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 户籍 ,统一南北 币制 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 2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知识点2 开通大运河

4.大运河 目的 开凿 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 洛阳 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 余杭 ,连接了海河、黄河、 淮河 、模 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作用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知识点3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5.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 门第 ,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6.创立

( 1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 学识 ,初步建立起通过 考试 选拔人才的制度。

( 2 )隋炀帝时, 进士科 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7.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 教育 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2

知识点4 隋朝的灭亡

8.原因

( 1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他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 2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 农民 起义。 9.起义:起义首先在 山东 地区爆发,随即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10.灭亡: 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随之灭亡。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隋的统一

1.小说《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 见下图 )第一章标题为“百年乱世出新朝”。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是

( A )

A.杨坚 C.刘邦

B.杨广 D.刘秀

2.“到隋文帝末年,西京和各地的仓库都装满了粮食,多的达到千万石,少的也不下数百万石。”上述材料表明隋文帝末年 A.隋朝疆域辽阔 B.人口数量增加 C.经济快速发展 D.行政效率提高

3

( C )

知识点2 开通大运河

3.有人这样赞美京杭大运河:“翻开人类历史的记录本,从没有一页如中国大运河一般,将人类勤劳与勇气,文明与智慧标记得如此熠熠生辉。”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其中最北的一段是 A.通济渠 C.邗沟

B.永济渠 D.江南河

( B )

4.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下列评价大运河的选项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C.“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D.“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知识点3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5.下图中“名落孙山”的故事与中国古代什么制度有关

( D ) ( A )

A.禅让制 C.郡县制

B.分封制 D.科举制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英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考试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中的“考试制度”与之前的选官制度有什么不同?

材料中的“考试制度”是指隋朝时确立的科举制,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而隋朝之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4

部编版(2016)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北宋的政治习题(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jwgs43ak3553973044s2xc786b4hd00yx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