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语文复习课低效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作者:李平地
来源:《神州·下旬刊》2017年第12期
摘要:语文复习课备受关注,教师总结出了多种课型,形成了丰富的课例资源。但是目前语文复习课的效率还是不高。本文搜集了一线的课堂案例,尝试分析语文复习课低效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复习课;低效原因;应对策略
子曰:“温故而知新。”复习在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中起着重要作用。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复习课备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很多学校都对此进行了专项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总结出了多种课型,形成了丰富的课例资源。但我们也发现,即使研究到这个程度,语文复习课的教学效率仍然不高。原因在哪里呢?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当前阅读复习课低效的原因分析 1.复习内容碎片化。
复习阶段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梳理与归类”。现实课堂中,教师往往由于前期没有对教材、对课标进行研读和整理,导致复习没有计划性,致使课堂复习内容碎片化。具体表现首先为课前课后的断章,即课前学生活动,课堂复习内容,课后跟进练习之间的断层;课前学生没有带着学习和思考进入教室,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学情进行预测即开始教学,致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脱节;其二,课与课之间的断章。即每一堂复习课内容之间没有先后、逻辑关系,想到复习什么就复习什么。例如:有的老师在毕业复习时,今天“词语推敲”,明天“表达方法”,后天又是“回答问题”,没有整体安排,没有重难点的选择,缺乏逻辑顺序。 2.复习方法知识化。
复习课应当更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在现实的课堂中,教师注重指导学生归纳方法,但这些方法就像贴上了标签,学生能“背诵”,在实际运用中却出现了问题。例如有位教师执教三年级复习课《概括自然段的段意》,首先引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典型段落,让学生在练习和交流中提炼方法,然后分别从课内和课外中选择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性专项练习,可发现学生还是不会概括。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只是把概括段意的方法像知识一样记忆在脑子里,并没有真正成为一种能力。这位老师重视了方法的归纳,却轻视了方法的运用指导,致使方法“知识”化了。所以,我们应该努力让“方法”回归能力的范畴。 3.课堂练习答案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