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试卷及答案(一)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8 1:28: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答案】D。 解析:5~6岁是学前晚期,即幼儿园大班的年龄,在这一年龄阶段,儿童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2.【答案】B。 解析:教师和家长是平等的教育主体。

3.【答案】C。 解析:家长委员会是幼儿家长参与托幼机构管理的主要形式。

4.【答案】A。 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近远规律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肩和腿部的动作,最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5.【答案】B。解析: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观察模仿学习。

6.【答案】C。 解析: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7.【答案】A。解析: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

8.【答案】D。解析:很小的婴儿已经能够辨别不同的形状。研究表明,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有程度上的差异,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9.【答案】B。 解析:l923年,陈鹤琴先生在南京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创立了“活教育”理论。

10.【答案】A。解析:规则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11.【答案】D。解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12.【答案】C。解析:幼儿期的言语学习主要是指口语的学习。

13.【答案】B。解析:幼儿的注意分配能力差,主要是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掌握的熟练动作少。3岁幼儿自己活动时,来不及关心别人,所以只能单独玩。 14.【答案】C。解析:给娃娃穿衣、喂奶都是直观的,不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特点。

15.【答案】B。解析:家长可以通过间接方式参与学校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 16.【答案】C。解析:幼儿想象过程的方向、想象的结果、想象的丰富程度受其情绪的影响较大。

17.【答案】C。解析:儿童学习概念的方式主要还是向成人学习。 18.【答案】A 解析:在幼儿语音发展阶段,元音和辅音是同时出现的。 19.【答案】C。

解析:儿童语法结构变化不包括副词运用。 20.【答案】C。 解析:艺术是创造能力。

21. 【答案】B。 解析:模仿能力是幼儿学习的基础。

22. 【答案】C。 解析:现代社会对保育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须具备心理素质与专业素质。

23. 【答案】C。 解析: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 要内容有: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

24. 【答案】A。 解析:正确的儿童观是决定师幼关系的关键。 25. 【答案】C。 解析:现代社会初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 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26. 【答案】B。 解析: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说明注意的稳定性好。 27. 【答案】B。 解析:幼儿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28. 【答案】C。 解析:幼儿的思维能力不强,对科学概念如没有专门的教育就不可能掌握。

29. 【答案】D。 解析:陶行知认为教育要启发、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30. 【答案】D。 解析: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 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 和创造的快乐。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 【解析】学前教育广义和狭义概念。 2. ×【解析】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3. × 【解析】2小时。

4. √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的时间是1996年。

5. √ 【解析】蒙台梭利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幼儿,在这里进行教育实验,逐步制定了整套教材、教具和方法,创设了蒙台梭利教育体制。常识类需记忆。

6. √ 【解析】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

7.√ 【解析】乌索娃把要求儿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分为两类:比较简单的和比较复杂的。记忆的知识点。

8. √ 【解析】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9. √【解析】追踪观察法的概念。

10. √ 【解析】幼儿晚期的儿童处于象征游戏的特点。 11. √ 【解析】自主游戏的特点,抓住关键词“自主”。

12. × 【解析】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敏感期。

13. √ 【解析】新《纲要》中明确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都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需牢记几类人员。

14. × 【解析】婴幼儿方位知觉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辨别。

15. √ 【解析】皮亚杰划分的四个阶段,需牢记。

16. √ 【解析】研究结果表明,3-4岁幼儿无论是形象记忆或者是语词记忆,其水平都相对较低。

17. × 【解析】在幼儿思维的发展中,语言对思维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 18. √ 【解析】个性的概念。

19. ×【解析】遗传因素和心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20. √ 【解析】触觉的意义。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幼儿教育具有社会属性。教育是要把人类历史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等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播到下一代,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同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或社会集团,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来规定培养新一代人的方向。这些阶层所制定的教育任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这种身心发展的规律性既是连续的。又是阶段性的。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出过高、过难或过低、过易的教育要求,都不会达到发展潜能的目的。

(3)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呈金字塔型,由上至下分别是:国家的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学前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结合教育目的,符合社会的要求。

2.【答案要点】 (1)道德感。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之后,随着幼儿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他们的道德感也逐渐发展起来。

(2)美感。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审美的标准。

(3)理智感。理智感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一般来说,在幼儿5岁左右。这种情感明显地发展起来。

3.【答案要点】 (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教室周围的环境尽量保持安静,教室布置整洁优美,教具应该密切配合教学内容,不必过于新奇。

(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应是他们关注和感兴趣的事物。

(3)注意教学的方法,控制教学时间。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还要控制好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不宜过长。

(4)妥善地安排教学环节,维护好课堂纪律。教师既要维护好正常的教学秩序。也要妥善处理一些分散幼儿注意的偶发事件。

4.【答案要点】 (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3)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四、论述题(7分)

【答案要点】 (1)在幼儿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注意的分散。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容易分散,这是幼儿注意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一般说来,引起幼儿注意分散有以下原因:

①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幼儿园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活动不能太单调,形式要多样化,而且,活动时间不能超过各幼儿年龄阶段所适合的时间。例如,小班幼儿集体集中活动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那么,教师就不能让幼儿在那里坐20~30分钟。而且活动也不能是只让幼儿坐在那里听。

②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应与家长经常联系,共同保证幼儿的生活合理、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幼儿精力充沛地游戏和活动,并且防止幼儿注意的分散。

③无关刺激的干扰。在组织幼儿的活动中,恰当地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显得非常重要。在环境的布置上不宜过分繁杂。教室外的嘈杂与喧闹之声、电话声、鸟叫声等,都会成为幼儿注意分散的外在的无关刺激。另外,教室的室温也要适宜,过冷或过热都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分散。

(2)注意转移的能力差。幼儿在从事新的活动时,心理还“惦记”着前一个事物,出现注意的分散。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幼儿活动,适当安排,有效地引导幼儿注意保持在当前的活动上。

(3)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教师在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幼儿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不仅有助于幼儿维持注意,防止注意的分散,而且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减少疲劳,提高活动兴趣,产生愉快情绪,从而使幼儿的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

2020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试卷及答案(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k1uo2nms17z7sh75m1a072ie1yi3600n1l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