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三)情感与价值观:
1、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2、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圆周长的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概念的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前面学习“圆的认识”的深化, “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教学,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又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圆的周长前已经理解了周长的意义,掌握了关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半径,直径的关系并且会画圆,能测量出圆的直径。这节课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前面的知识为这节课的学习活动做好了铺垫。同时学生对各项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并且本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动脑思考,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相互探讨学习的风气较浓,对新事物比较感兴趣,平时教学中,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老师只要充分发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是乐意做课堂的主人的!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圆规。
2、 教师准备图片、圆规。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比赛不公平要比周长,引出圆的周长)
(一)、故事导入:
国王多次受到阿凡提的捉弄,非常恼火。有一天,他又想出了一个新招,想为难阿凡提。 (课件出示)
(国王从全国精选出了一头身强力壮的小花驴要和阿凡提的小黑驴赛跑,并且规定小花驴沿着直径是50米的圆形路线跑一圈,小黑驴沿着边长是也50米的正方形的路线跑一圈。)大家猜一猜最后谁获胜了?结果国王的小花驴获胜。小黑驴看到小小花驴得了第一
名,小黑驴觉得很委屈,阿凡提也大喊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二)、认识圆的周长:
1、 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
课件展示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长,得出周长的定义:平面上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小花驴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 2、 认识圆的周长
师:那小花驴围着圆形路线跑一圈的长度又是圆的什么呢 ? 师:有的同学反映可真快,对!这就是圆的周长,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圆的周长?
生:围成圆的这条线的长就叫做圆的周长, 师:这条线是什么形状的, 生:曲线
师:恩,是曲线,那你能完整地说一遍吗? 生: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圆的周长,
3、动手体会:找出圆形物品,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二 动手操作,引导探索
(一)、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下面,老师要请各学习小组利用手中的测量工具,互相合作,动手测量圆的周长。测量完后,相互交流一下,有几种方法?(学生讨论,动手测量)
2、反馈:哪个小组派个代表来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测量出圆的周长?
(学生说出三种方法:绳绕法、滚动法、软皮尺测,老师进行演示)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 (二)、探究发现圆周率和圆的计算公式 1、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师:我们知道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的比值是4。即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请同学们看屏幕,认真观察比较一下,想一想,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提问:你们是怎么看出圆的周长和直径有关系?
小结:圆的直径越长,它的周长就越长。这说明圆的周长和直径有关系。
2、学生测量出圆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呢?圆的周长跟直径是否存在着倍数关系呢?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小组分工合作,用你喜欢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填好报告单。(学生测量、计算、填表,在展示台出示结果)
请一组同学上台展示表格,师询问:从这些测量的计算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结论:这些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师板书)
师:那么屏幕上这三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呢?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多媒体教具演示: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
师根据课件演示介绍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圆周率 (三)、认识圆周率、介绍祖冲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