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训练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8:00: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限时规范训练16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山东临沂模拟)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1所示。图2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图1获取淡水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C.水汽输送

B.降水 D.径流

解析:读图知,受膜下温度升高影响,沙中水汽蒸发后在塑料膜凝为水滴,降落到容器中收集起来,并通过取水管(径流)取出。未体现出水汽输送环节。

答案:C

2.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 A.日出前后 C.日落前后

B.中午前后 D.午夜前后

解析:中午前后膜上气温和膜下气温差异最大,水汽蒸发量最大,可凝结而成的淡水也最多。

答案:B

3.推测目前此方法没有被世界各地用以建设海水淡化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效率低 B.破坏环境 C.成本高 D.技术不成熟 解析:该方法受气温变化影响较大,占地面积较广,效率低。 答案:A

(2016·辽宁锦州模拟)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国家 储量(%) 中国 美国 36 13 产量(%) 97 0 0 3 消费量(%) 41 13 26 20 日本 资料缺失 其他 51 4.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①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提高 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③我国稀土资源过度开采 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任何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在世界总量中的比重都是相对的,受世界探明储量和本国保有储量的变化而不同。

答案:A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①③

解析:自然资源的开发应该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为目标,并要注意保护性开发,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

答案:D

2015年1~10月,我国某省区发电装机容量为4 530.5万千瓦。受经济下行影响,2015年该省区最大用电负荷在1 300万千瓦左右,省内电力市场供大于求,供需矛盾突出。下图为该省区2015年1~10月的并网发电构成(单位:万千瓦)图,其风电位居全国第二,光电位居全国第一。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6.该省区最可能是( ) A.四川 C.福建

B.西藏 D.甘肃

解析:由材料该省区风电和光电并网发电量分别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一位,该省区并网发电构成中火电、水电占比较大可知该省最可能为甘肃,D项正确。四川太阳能不丰富,故不适合发展光电;西藏发电量较小,特别是风电和火电的发电量较小;福建地处沿海,光电发电量较小。

答案:D

7.该省区风电和光电发电量最大的自然原因是( ) A.为盆地地形,气候条件优越 B.大部分地形为平原,土地资源丰富 C.地处沿海地区,风能和太阳能丰富

D.地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能和太阳能丰富

解析:结合上题判断,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的内陆,风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丰富,且难以利用的荒漠土地面积广,适合建设占地面积较广的风能发电或太阳能发电厂,故D项正确;该省区大部分为高原。

答案:D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训练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k42v590m7507xn0uyq64mg6283nbb00py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