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0:58: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9) 居住区内宜考虑居民小汽车和单位通勤车的停放。

九、竖 向

1、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

2、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 2) 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应符合以下图表的规定; 八、道 路

1、居住区的道路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1) 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和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应选择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 2) 使居住区内外联系通而不畅、安全,避免往返迂回,并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

3) 有利于居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

4) 小区内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当公共交通线路引入居住区级道路时,应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干扰;

5) 在地震烈度不低于六度的地区,应考虑防灾救灾要求; 6) 满足居住区的日照通风和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

26

7) 城市旧城区改造,其道路系统应充分考虑原有道路特点,保留和利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 8) 考虑居民小汽车的通行; 9) 便于寻访、识别和街道命名。

2、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2) 小区路:路面宽5~8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4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10m;

3) 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0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8m; 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5) 在多雪地区,应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的面积,道路宽度可酌情放宽,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3、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以下图表的规定;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 %) 道路类别 最小纵坡 最大纵坡 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 ≤8.0 ≤5 机动车道 ≥0.3 L≤200m L≤600m 非机动车道 ≥0.3 ≤3.0 ≤2 27

L≤50m L≤100m 步行道

注:L为坡长(m)。

2)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4、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 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 3) 主要道路宜平缓;

4) 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0.5 ≤8.0 ≤4 28

2) 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3) 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4) 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5)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6) 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7) 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 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以下图表的规定;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 m) 与建、构筑物关系 道路级别 居住区道路 小区路 组团路及宅间小路 高层 5 无出入口 多层3 建筑物面向道路 有出入口 _ 高层 4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 多层2 2 1.5 3 3 5 2 2 2 2.5 1.5 29

围墙面向道路

1.5 1.5 1.5 1.5 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9) 居住区内宜考虑居民小汽车和单位通勤车的停放。 九、竖 向

1、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

2、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 2) 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应符合以下图表的规定; 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 %) 场 地 名 称 适 用 坡 度 密实性地面和广场 0.3~3.0 广场兼停车场 室外场地 : 1、儿童游戏场 0.2~0.5 0.3~2.5 0.2~0.5 30

搜索更多关于: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的文档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k6hl9td729ersa9r13d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