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家园》有感 --浅谈水污染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师范)2班 孙颖雯 222010317011053 摘要: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农业等各个产业的飞速发展,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类社
会,使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不断飞跃。但往往人类社会的发展却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使得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众多污染的挑战,而水污染就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枯竭,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水污染导致的。从水面上的赤潮、水葫芦到水下鱼类的大量死亡,从农田的污染到人类的饮用水中毒,水污染却无一例外的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极大的危害。无论是滇池还是太湖,无论是黄河还是长江,都逃不过水污染的厄运。而随着人类素质的提升,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也因此,保护水资源成了当今世界最受瞩目的话题之一。随着《寂静的春天》这部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于1962年在美国问世,人类把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上来。在全球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日益匮乏的背景下,本文从水污染的成因、分类、污染源、危害等方面着重讨论水污染问题,并通过实例和数据讨论我国的水污染现状。
关键词:水污染 成因 危害 分类 滇池 中国水污染现状 可持续发展
一、水污染及其成因
水体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或地下水等水体后,使其水质和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并达到了影响人类正常生产、生活以及影响生态平衡的现象。
水体污染根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两大类。
自然污染是指自然界自行向水体释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现象。例如,岩石和矿物质的风华和水解、大气降水以及地面径流所挟带的各种物质、天然植物在地球化学循环中释放出的物质进入水体后,都会对水体水质产生影响。通常把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水中杂质的含量称为天然水体的背景值或本地浓度。
人为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对水体的污染,对水体造成较大危害的现象,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水的排放等。此外,固体废物在地面上堆积或倾倒在水中、岸边,废气排放到大气中,经降水的淋洗以及地面径流挟带污染物进入水体,都会造成污染。
而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
- 1 -
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
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生活污染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 二、水污染分类
水污染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其中按污染物类型可分为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三类: 1. 物理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是指水中含有的非溶解性的固体悬浮物,如黏土、泥沙之类,例如黄河水就是因黄土被冲入水中而造成的物理污染。 2. 化学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是由化学物质导致的水质污染,它又可分为无机污染、有机污染和复合污染。无机污染如水中含有的汞、镉、铅等重金属和砷化物、氰化物、亚硝酸盐等无机物.有机污染如水中含有的农药、除草剂、合成洗涤剂、有机溶剂以及各种各样的有机物。 (1)无机污染
20世纪中叶,水体受到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的化学污染。该时期的化学污染主要是无机污染,如重金属铅(Pb)、汞(Hg)、铬(Cr)、镉(Cd)及氰化物、氟化物、砷化物、亚硝酸盐等无机物,它们能使人中毒、患病,如骨痛病、水俣病等。 (2)有机污染
20世纪70年代以来,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成为人类最可怕的敌人,饮水和肿瘤病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目前已知的有机化合物约700万种,常用的5万种化学品中95%以上是有机物,而且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种新的有机化合物被人工合成制取,这些有机物在研制、生产和使用中都可能会进入人体,全世界在水中已检出2221种有机物。上海市“饮水与健康”协作组调查发现黄浦江水中含有约700种;据吉林省“松花江未知有机污染物探查”协作组报道,他们从松花江林江段水中测得有机物317种,而且这些有机物中大多数与人的肿瘤有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我国湖泊环境研究首席科学家刘鸿亮院士说,国内外由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已有2000余种,其中114种是具有或被疑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物质”。 (3)复合污染 1996年,《科学》上发表的论文指出,一些原本对受体雌激素效应微弱的狄氏剂、硫丹、毒杀芬等同时出现的复合效应,使其毒性效应提高1000倍。说明复合污染使低剂量有毒有害污染物对水质安全与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目前,在几种污染物中,物理污染与生物污染在饮用水中已基本能得到控制,化学污染上升为主要矛盾;而在化学污染中,无机污染基本得到控制,有机污染上长升为主要矛盾,成为危及人类健康及安全的主要因素。 3. 生物性污染
生物污染是指水体受细菌、藻类、霉菌、酵毒菌等微生物、病毒、热源、各种浮游生物、寄
- 2 -
生虫及虫卵的污染。我国未经消毒的饮水中,常见细菌学指标超标,还时有肠道病原体检出。血吸虫病的发生率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在疫源地区该病的发生与接触污染的水源有关。目前血吸虫病尚未得到控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七省的110个县(市、区),生活在病区的人口约6000万。 三、污染源
水体污染源是指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物的发生源,通常是指向水体排入污染物或对水体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根据污染物来源的不同,水体污染源可以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其中,人为污染源是环境保护研究和水污染防治中的主要对象。 人为污染源十分复杂。按人类活动可以分为工业、农业、生活、交通等污染源;按污染物种类可以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污染源,以及同时排放多种污染物的混合污染源;按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布方式可以分为点源和非点源。
然 而水污染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工业废水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据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资料显示:这一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共539亿吨(不包括火直电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 409亿吨,占69%。实际上,排污水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因为许多乡镇企业工业污水排放量难以统计。 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中国目前没开展农业方面的监测,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亿公顷耕地和220万公顷草原上,每年使用农药110.49万吨。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表土流失量约50亿吨,致使大量农药、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湖、库,随之流失的氮、磷、钾营养元素,使2/3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造成藻类以及其他生物异常繁殖,引起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的变化,从而致使水质恶化。
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据调查,1998年中国生活污水排放量184亿吨。
而对于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目前850多条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致使许多河段鱼虾绝迹,符合国家一级和二级水质标准的河流仅占32.2%。污染正由浅层向深层发展,地下水和近海域海水也正在受到污染,我们能够饮用和使用的水正在不知不觉地减少。 四、危害
正如《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作者所说:“在我们所有的自然资源中,水已变得异常珍贵,绝大部分地球表面为无边的大海所覆盖,然而,在这汪洋大海之中我们却感到缺水。看来很矛盾,岂不知地球上丰富本源的绝大部分由于含有大量海盐而不宜用于农业、工业及人类消耗,世界上这样多的人口正在体验或将面临淡水严重不足的威胁。人类忘记了自己的起源,又无视维持生存最起码的需要,这样水和其他资源也就一同变成了人类漠然不顾的受难者。”水污染日益威胁着人类正常的生活和生产,并且从单一国家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逐渐发展成为备受瞩目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无论对于人体、动物、植物还是土壤都受到水污染都不同程度的危害。
- 3 -
(一)、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随着饮水和食物,把水中的各种元素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的各个部分。当水中缺乏某些或某种人体生命过程所必需的元素时,都会影响人体健康。例如,有些地区水中缺碘,长期饮用这种水,就会导致“大脖子病”,就是医学上所称的“地方性甲状腺肿 ”。当水中含有有害物质时,对人体的危害更大。致癌物质可以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粮食、蔬菜、鱼肉等),带入人体,还可以通过饮水进入人体。据调查,饮用受污染水的人,患肝癌和胃癌等癌症的发病率,要比饮用清洁水的高出61.5%左右。当污水中含有汞、镉等元素排入河流和湖泊时,水生植物就把汞、镉等元素吸收和富集起来,鱼吃水生植物后,又在其体内进一步富集,人吃了中毒的鱼后,汞、镉等元素在人体内富集,使人体患病而死亡。这样,从水生植物→ 水生小动物→ 小鱼→ 大鱼→ 人体,形成了一条食物链。人体最后成了汞、镉等元素的“落脚点”。
(二)、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水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水生动物和植物。生物与水、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数量上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但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这种平衡遭到了破坏。当人类向水中排放污染物时,一些有益的水生生物会中毒死亡,而一些耐污的水生生物会加剧繁殖,大量消耗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使有益的水生生物因缺氧被迫迁栖他处,或者死亡。特别是有些有毒元素,既难溶于水又易在生物体内累积,对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如汞在水中的含量是很低的,但在水生生物体内的含量却很高,在鱼体内的含量又高得出奇。假定水体中汞的浓度为1,水生生物中的底栖生物(指生活在水体底泥中的小生物)体内汞的浓度为700,而鱼体内汞的浓度高达860。由此可见,当水体被污染后,一方面导致生物与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平衡受到破坏,另一方面一些有毒物质不断转移和富集,最后危及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命。
(三)、水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工农业生产不仅需要有足够的水量,而且对水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否则,对工农业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特别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被污染了的水后,对人类有着极大的危害。一是使工业设备受到破坏,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二是使土壤的化学成分改变,肥力下降,导致农作物减产和严重污染。三是使城市增加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污水处理费用。 五、我国水污染现状
中国是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24.5亿t(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149.8万t。其中工业废水占39%~35%,城市污水占61%~65%,城市污水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源。
根据国家环保局发布的中国环境质量公告,全国七大水系中,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污染严重。411个地表水检测断面中,Ⅰ~Ⅲ类的断面仅占41%,Ⅳ~Ⅴ类的断面占32%,劣Ⅴ类水质的断面达27%,说明已有59%的河段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水源。与河流相比,湖泊、水库的污染更加严重。2005年,28个国控重点湖泊及水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仅有2个,满足Ⅲ类水质的只有6个;Ⅳ~Ⅴ水质的8个,劣Ⅴ类的竟达12个,即72%的湖泊和水库已不宜作为饮用水水源,43%的湖泊和水库失去了使用功能。目前全国有25%的地下水体遭到污染,35%的地下水源不合格;平原地区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用水水质标准。据全国118个城市浅层地下水调查,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一半以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严重污染。
2005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存在加重趋势的城市有21个,污染趋势减轻的城市14个,地下水水质基本稳定的城市123个,说明地下水的污染应当引起重视。河流、湖泊及地下水所遭受的污染直接影响到饮用水源,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我们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