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钢管桩土钉墙复合支护体系在某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22:29: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钢管桩土钉墙复合支护体系在某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刘玉华,王立俊,李明胜

【摘 要】通过基坑采用的钢管桩+土钉墙复合支护体系施工应用,介绍其设计思路、计算过程、验算及最终效果,论述了该支护体系在类似施工条件下,具有较大的技术及经济优势。 【期刊名称】城市地质 【年(卷),期】2009(004)004 【总页数】3

【关键词】基坑支护;钢管桩;土钉墙

1 工程概况

拟建建筑物位于通江大道东侧,加拿大饭店北侧。拟建建物为地上20层地下2层的框架结构综合楼,建筑面积约3.3万m2。场地整平后的标高约为5.30m,设计基坑开挖的最大深度为10.30m。 1.1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场地为拆迁重建区,地基主要为填土层和第四系沉积层,各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

基坑开挖影响深度内的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或浅层承压水。上层滞水赋存于一层杂填土中,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水量较小,水位埋藏深浅随季节而变化。勘察时测得该含水层水位埋深为1.5~ 2.0m。浅层承压水主要赋存于7、8层砂土中,受地表水体补给,水位埋深为7.3m左右。 1.2 场地及工程特点

(1) 该场地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上部杂填土较厚,尤其是场地北、西侧,最厚

达3.0m多,以素填土为主,稳定性较差。东、南侧分布有较厚的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压缩性高,液性指数平均值达1.17。

(2)基坑东侧有5层建筑,最近距离约10m;基坑南侧7.0m为城市交通干道,基坑周边条件比较复杂。

(3)该场地位于市中心区,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引起的地面沉降和位移要求比较严格。

2 基坑支护方案选择

支护方案的选择是在综合考虑基坑的开挖深度及形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

土钉墙的支护造价低廉,在经济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在基坑工程中 得到广泛的应用。该基础开挖深度7.3~10.3m,开挖范围内基坑边坡主要为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粘土、粉质粘土及粉砂夹粉土。本工程适合土钉墙支护,同时考虑边坡范围存在淤泥质粉质粘土,采用钢管桩+土钉墙的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其优点如下:

(1)可以解决局部周边用地受限的问题,且能确保周边管线、道路及建筑物的安全。

(2)钢管桩刚度大,变形小,整体稳定性强,能保证基坑侧壁的安全与稳定,并且能有效控制边坡的沉降变形。

(3)钢管桩底有一定的嵌固深度,能有效增强坡底支撑,控制基底的位移和变形。

3 基坑支护设计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的不同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将基坑支护划分为4个区段。本文以基坑东南侧软土区为例来说明本支护体系的设计。

本段基坑开挖深度为10.30m,拟采用1:0.5放坡,在坡面布置7排土钉,呈梅花状布置。考虑到本区段存在较厚的淤泥质粉质粘土,为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和控制变形,分别在坡面距边坡底边线横向距离0.55m、1.55m、2.55m及3.55m处增设4排φ108@1000的钢管桩(支护体系参数图见图1)。 3.1 计算方法及参数

计算过程采用土钉墙理论计算[1]、[2],采用BISHOP条分法进行土钉墙稳定性分析,满布荷载q值取10.00kN/m2,土层厚度以S11孔计。土钉的具体参数见表2。

3.2 土钉计算结果分析

根据土坡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得出本边坡的安全系数符合规范要求,各排土钉的计算结果见表3。 3.3 注浆及面层设计

注浆材料选用水泥砂浆,强度不低于M15,浆液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水灰比0.45,注浆量为40kg/m。

面层为现场喷射混凝土而成,设计混凝土强度为C20,砼的配比为水泥:黄砂:石子=1:2.5:2.5,喷射厚度8cm,喷射压力为0.3~0.5Mpa。面层中间铺设1目铁丝网,采用双向φ6.5的钢筋焊接,钢管桩处采用双向2φ16的通长钢筋加强钢管桩、土钉与面层联接。 3.4 降水及排水设计

根据场地内水文地质情况,本基坑采用集水井明沟排水[3],必要时结合采用管井或轻型井点降水,坡面采用泄水孔排水,坡顶做好排水沟截水系统。

4 工程施工顺序

本基础工程施工顺序如下:

平整场地—测量放线—第一层开挖—修坡—土钉施工—挂网喷砼—面层养护—(重复施工第二层)—第三排土钉施工—钢管桩施工—挂网喷砼—面层养护—循环下层土钉及钢管桩施工。

5 基坑支护效果

在施工过程中在基坑坡顶上设6组沉降、位移观测点,东侧建筑物及南侧道路各设4组沉降观测点,开挖期间,每天监测1次,直至基坑完工,在后期则2~3天观测一次,至变形稳定为止。根据《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本工程边坡位移的预警值为45mm。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的预警值设为35mm。

基础工程施工完成半年后,边坡顶部最大位移30mm,淤泥质粘土处局部有小块崩塌发生;南侧道路最大有4mm的沉降,原因是在基坑南部开挖时揭露⑦粉砂发生较多渗水而导致;在基础工程完成后一年,南侧道路有2~3mm左右的反弹,基本恢复原状。证明钢管桩+土钉墙的复合支护体系能有效控制边坡的位移变形,能保证边坡的安全稳定。

6 结束语

本工程采用的钢管桩+土钉墙的复合支护体系经过一年的边坡位移及周边地面沉降监测,边坡稳定安全。本支护体系与同规模工程的护坡桩相比,可节约20%的工期及22%的工程造价。工程的成功说明该支护体系在相同的工程地质条件下,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A96:97.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钢管桩土钉墙复合支护体系在某基坑工程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kavr6t3ix1cf865breu5a66i6tmb7010t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