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是“某元件的特征曲线”--- 另类是“纯函数图线”---
2007年四川卷:
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E及电
RR 阻R1和R2的阻值。
实验器材有:(略)
a S①先测电阻R1的阻值。 V b … … … … RE S②甲同学已经测得电阻
Rl=4.8Ω,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 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a,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1/U 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2.8 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1/U--1/R图线,则电源电动0.7 1/R
0 势E =__V,电阻R2 =__Ω 0.5
R1 R 分析:
闭合S1,将S2切换到a后
V 的电路,如图所示。 R2
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
. . U E r≈0 1 2 2 1 E = U+ (R1+R2)
R
1 R1+R2 1 1 整理后有: = ( ) + R E U E
由图像得: 1 = 0.7 , R1+R2 = 4.2 E E
所以 E=1.44V ,R2=1.2Ω
将曲线转化为直线 ,并写出函数关系式,从而认清斜率的含义及斜率中包含的内容
2009年温中期末考:
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在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小于1.0Ω) 电流表G(满偏电流3mA,内阻RG=10Ω) 电流表A(0~0.6A,内阻约0.1Ω) 滑动变阻器R1(0~20Ω,10A) 滑动变阻器R2(0~100Ω,1A) 定值电阻R3=990Ω 开关,导线若干
(1)为测量方便、准确,滑动变阻器应选 (2)请利用本题所提供的I/mA 器材在线框中画出你设计的1.5
实验电路图. 1.4 (3)图为某一同学根据他 1.3
所设计的实验绘出的I1--I21.2
图线(I1为电流表G的示数,1.1 I/A I2为电流表A的示数),由图1.0 0 0.1 0.2 0.3 0.4 0.5 0.6 线可求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
R1 E= V,内电阻为r= Ω
A I2
12分析:
经推理分析后,本实验 的电路,如图示。
R3 E r G I1 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 E=I1(R3+Rg)+(I1+I2)r
上式整理后有:
将R3、Rg的 阻值带入后有:
又r<1Ω,可简化为:
结合图线可得:E=1.47V r=0.65Ω
Ir E1 = -
r+RI
2 + 3+Rg
r+R3+Rg Ir 1 = -
r+1000IE
2 + r+1000 IE 1 = -r 1000I2 +
1000
总 结
一、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
二、两只电表同时被使用时的具体做法
三、实验目的“非常规”时-实验方法是关键
四、测量电路的选择
五、选材时易犯的两个错误
六、实验中的图线问题
纵横交错 互相牵制
总体把握 细细体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