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竞赛试卷
一、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指南》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 学习与发展目标 )和( 教育建议 )两部分组成。
2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 交流 )和( 运用 )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轻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 想说 )、( 敢说 )、( 喜欢说 )并能得到积极( 回应 )。 3.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 )、(体验探究过程 )、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4. 艺术是人类( 感受美 )、(表现美 )和(创造美 )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5. 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 )和( 模仿 )潜移默化的发展起来的。
6. 成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 榜样 )。 7. 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 眼睛与幼儿平视 ),耐心听他把话说完。 8. 对幼儿表现出的遵守规则的行为要(肯定),对违规行为给予(纠正)。 9. 数学认识的目标是让幼儿初步感知( 数学在生活中 )的有用和有趣。
1. 《指南》的核心是什么? ( A ) A.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B.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C.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D.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
2.4~5岁幼儿在讲话和表达方面的典型性表现是 ( C ) A.能有序、连贯、清楚的讲述一件事情 B.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C.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讲述比较连贯 D.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 3.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等不能超过( B )分钟。
A.20分钟 B.15分钟 C.30分钟 D.1小时
4.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兴趣。不正确 是 ( C )
A、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体会写写画画的方式可以表达的想法和情感;
B、准备供幼儿随时取放的纸、笔等材料,也可以利用沙地、树枝等自然材料,满足幼儿自由图画的需要。
C、鼓励幼儿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
D、把幼儿讲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
5.从教育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缔是 ( D )
A. 内心的表现 B.直观的表现 C.创造性的表现 D.创造性自我表现
1
二、选择题(1—10题单项选择、11—15题多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6.以下观点,哪个不是《指南》的主要理念( C )
A.珍惜幼儿的经验和生活价值 B. 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C. 保证幼儿在统一的时间达到相同的水平 D.重视家园共育
7.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揪耳朵、鼻孔,看电视时保持 ( A )
米左右的距离等。
A、3 B、2.5 C、2 D、1.5
8.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式与方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A、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包括协助成人劳动 B、种植、饲养是重要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
C、非正式测量与正式测量都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方式方法 D、观察是幼儿科学探索的主要方法。
9.关于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 A )
A、幼儿园社会教育就是品德教育在幼儿园中体现 B、幼儿社会教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所需要 C、幼儿社会性教育应该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
D、幼儿园社会教育要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进行 10.以下关于幼儿园美术教育不正确的论述是( A )。
A、帮助幼儿学习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B、幼儿美术是幼儿个性的表现
C、帮助幼儿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 D、幼儿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
11.幼儿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 (ABD )
A.支持者 B.合作者 C. 支配者 D.引导者
12.请说出几种通过阅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方式 ( ABC )
A.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 B.大胆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C.改编、续编故事 D.根据故事用表演、绘画、泥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 13.幼儿在“科学探究”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目标是什么?( A B C )
A.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B.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C.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D.感知形状与空间的关系 14.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有哪些(A B C D ),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A.愉快的情绪 B.强健的体质 C.良好的生活习惯 D.协调的动作
15.4-5岁幼儿在目标“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中具体表现为(BCD)
A. 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 B.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应答。 C. 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 D. 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
三.判断题(共15分,每题1分):
1.《指南》在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中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 )
2.告诉幼儿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 (√ )
3.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 (× )
4.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 ( √)
5.4-5岁幼儿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 (× )
2
6.《指南》指出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可以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和书写简单的字。 ( × ) 7. 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 (√ )
8.小年龄幼儿经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喜欢说谎。 ( × ) 9.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
10.幼儿对于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和成人不同。
( √ )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 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答: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2.勤为幼儿洗澡、换衣服、剪指甲
3.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看电视保持3米左右距离 2.简要说明应该如何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1、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积极相互作用。 2、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该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
3、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3.简述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重点的方面。
答:一、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二、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四、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五、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五.案例分析(每题16分,共32分)
情景1:上美术课了,今天张老师教小朋友画“夏天的太阳”,小朋友有的画太阳公公、有的画光芒四射的太阳……老师来到轩轩小朋友边上,看到他把太阳画成绿色的。如果你是张老师你会怎么做? 为什么?
答:在艺术领域教师如何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给予适当指导?
⑴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不同树种的形态、色彩等。⑵ 提供丰富的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⑶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⑷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⑸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喜庆”、“你扮演的大灰狼声音真像,要是表情再凶一点就更好了”等。
情景2:秋天到了,张老师带小朋友到公园去秋游,轩轩看到一片片树叶被秋风吹落下来,高兴地喊:“老师看!一片片树叶像红红绿绿的帽子一样落下来。”老师说:“树叶怎么像帽子?像花蝴蝶在跳舞,小朋友说对吧?”小朋友齐声答“对!”。请分析评论张老师的指导对吗?为什么 ?
3
分析:我认为这是一件涉及到科学和语言的事件记录。老师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对孩子的身心是有益的。但当孩子看到大海兴奋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用比喻句说出大海像皮球的时候,老师却马上否定了孩子的说法。我觉得老师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在的眼里,他看到的大海的波浪是滚来滚去的,从孩子以前的经验来说,皮球就会滚来滚去,所以轩轩才会很兴奋的说,大海像皮球。在过程中见见去发现了探索了,所以对自己发现感到很兴奋。而在老师的眼里,大海怎么会像皮球呢?成人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比孩子丰富得多,所以老师为了追求知识和实际,否定了孩子。老师没想过这样会打击幼儿去探索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五大领域的科学领域中提到: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的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帮助幼儿不断的积累经验;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在科学领域的子领域的目标中还提到:孩子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食物和现象感兴趣;在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五大领域的语言领域中还提到: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
我认为,老师见见去接触大自然,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正确的,当见见捡到大海并兴奋的用比喻句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老师应该先表扬和赞赏见见的想法,然后和见见一起观察和探究:大海还像什么,为什么。鼓励孩子去想象去发现并且耐心的听见见的想法,走进孩子的世界,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见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老师应该做孩子积极倾听者,和孩子探究问题时应为幼儿提供轻松和欢快的交流环境,让孩子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去否定孩子,去限制孩子的想象,用自己的想法去禁锢孩子的思维,并把实际强加在孩子的想象力世界中。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