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水是人类生存与开展的生命线,是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开展所必需的战略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根本要素。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重要根底设施,水旱灾害的防治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平安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开展和改革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跨越,水利开展思路深刻转变,根底设施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发挥了显著的效益,为保障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奉献。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开展、社会进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对水利开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以科学开展观统领全局,继续稳固和加强水利根底设施建设、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开展,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防洪平安、供水平安和水生态环境平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对水利开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此相比,我省水利根底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影响水利开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十分突出,洪涝灾害、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与生态环境恶化等水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水利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的治水方针,按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及流域机构和省发改委等关于“十一五〞规划的有关工作部署,省水利厅组织和开展了江西省水利开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规划采取由厅计财处牵头、省水利规划设计院负责编制汇总,厅有关处室、厅直有关单位和各设区市水利〔水务〕局密切配合的方式。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规划思路报告编制阶段,从2004年2月~2005年2月。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水利开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规计[2003]652号〕和?全国水利开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经济社会开展总体战略目标、布局、任务和新时期的治水思路,以及省发改委关于编制“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江西省实际,在对全省水利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九五〞以来水利建设情况等调研、分析和研究,并在广泛征求各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的根底上,2004年9月编制完成?江西省水利开展“十一五〞规划思路报告?报审稿。2005年2月,按水利部水规计[2004]603号文精神和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江西省水利开展“十一五〞规划思路报告?。
第二阶段为规划编制阶段,从2005年3月~2006年12月。规划思路报告完成后,水利厅及时组织和部署开展了规划编制阶段的工作,包括规划工作大纲的编制,规划总体
工作的部署与安排等。2005年5月水利部组织召开了全国水利开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根据会议精神,省水利厅对全省水利开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部署和落实。在对各设区市等“十一五〞规划初步成果进行核实、分析和汇总,并征求有关单位及部门意见的根底上,省水利规划设计院于2005年7月完成全省“十一五〞规划初步成果,2005年8月先后通过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水利部组织的“十一五〞规划工程汇总。依据水利部汇总的最终成果,结合江西省的实际情况,在再次征求有关单位及部门意见后,于2005年12月编制完成?江西省水利开展“十一五〞规划报告〔初稿〕?。2006年1月,省水利厅组织厅有关处室,并邀请省直有关部门对规划报告〔初稿〕进行了审查,并经厅党委会、厅长办公会同意,按有关意见精神及要求,2006年3月修编完本钱规划报告报批稿,报省政府批复。根据省政府征求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部门的意见精神,再次对规划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于2006年12月编制完本钱规划报告。
1、根本情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东经113°34′至118°28′,北纬24°29′至30°04′之间。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毗湖北、安徽,北控长江,上接武汉三镇,下通南京、上海,东南与沿海开放城市相邻。京九铁路和浙赣铁路纵横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江西省地形复杂,东南西三面群山环绕,内侧丘陵广亘,中北部平原坦荡,周边渐次向鄱阳湖区倾斜,形成南窄北宽以鄱阳湖为底部的盆地状地形,全省总面积16.69×10km。全境以丘陵、山地为主,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42%,山地占36%,岗地、平原、水面占22%。
境内水系兴旺,河流众多。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河五大河流为省内主要河流,纵贯全区,五河来水汇入鄱阳湖后经湖口注入长江。境内水系主要属长江流域,面积为16.31×10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97.7%,其中绝大局部属鄱阳湖水系,江西境内鄱阳湖水系的集水面积为15.67×10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93.9%;珠江流域面积3708km2,占2.2%;此外,有约97km2面积属东南沿海的钱塘江水系。
区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水量丰沛。全省各地多年平均气温为16.2~19.7℃,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1900mm。全省大局部地区的多年平均陆地蒸发量在700~8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都在800~1200mm之间,大局部地区为1000~1100mm。江西省各地多年平均径流深一般在600~1410mm,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565×108m3。丰富的水利资源,为江西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区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幅度大,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洪旱灾害频繁。
4
2
1.2 社会经济状况
江西省行政区划分为11个设区市,下辖10个县级市、70个县,19个市辖区。2005年末,全省总人口4311.24×10人。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407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69.23亿元,第二产业1929.18亿元,第三产业1371.59亿元,分别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8.9%、47.4%、33.7%。2005年全省财政总收入425.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2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66元。全省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大开展,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我国经济社会开展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