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9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
理科综合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Br 80 Pt 19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结构和化合物有对应关系的是 A.核糖体与DNA
B.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与淀粉 C.叶绿体和叶绿素
D.细胞膜和脂肪
2.如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的部分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模式1的运输速率与膜内外物质浓度差成正比 B.模式2可表示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钠离子内流 C.模式2的跨膜运输有最大运输速率
D.与模式2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3.百合(2n=24)的花粉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各含有12条染色体。下列关于上述过程及其子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未复制就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B.形成该子细胞的过程不出现联会现象 C.每个子细胞中四分体的数目都为0个 D.每个子细胞中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
4.下列关于培育二倍体生物新品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都需要经过杂交、选择和纯合化 B.诱变育种可创造新的基因,获得新的性状 C.单倍体育种是为了获得单倍体新品种 D.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可促进着丝点分裂 5.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切除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性激素的含量会下降 B.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都升高
C.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之后往往被灭活,从而保证机体调节适应多变的环境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6.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蓝藻大量繁殖,“水华”频发。治理“水华”的常用方法是人工打捞和大量投放化学杀藻剂。近年来,研究人员采用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关系的方法,获得较好的治理效果。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化学杀藻剂可使物种的多样性增加 B.河流中动物和植物之间进行着能量和物质循环 C.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可减少水华发生
D.蓝藻等植物可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糯米酿制甜酒的过程中,有部分淀粉转化为乙醇
B.面粉加工车间严禁吸烟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烟灰对面粉造成污染
C.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发酵产生沼气,有利于改善环境,并实现废物利用 D.若看到有下图标志的丢弃物,应立即远离并报警
8.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烯、乙醇均能使溴水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B.煤炭经气化、液化等物理方法处理后可得到清洁能源 C.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水解产物完全不同
D.乙酸可与乙醇、钠、新制Cu(OH)2悬浊液等物质反应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
A.0.1 mol葡萄糖分子中官能团的数目为0.6NA
B.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氧气通过Na单质后,若Na单质增重3.2 g,则转移电子数目为0.4NA C.0.1 mol/L的CH3COONa溶液中所含碳原子总数为0.2NA D.常温常压下,1.12 L丙烷分子中所含非极性键数目为0.1NA 10.下列实验操作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目的 操作过程 A 配制FeCl3溶液 将FeCl3固体溶于适量蒸馏水 B 确定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适量酸性Ba(NO3)2溶液 C 证明铝的熔点比Al2O3的低 将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D 配制浓度约为0.5 mol/L的石将0.5 mol Ca(OH)2置于盛有1000 mL水的烧杯中灰水 充分搅拌 11.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多3个,Y的单质
能与水剧烈反应,某种常见的强碱中含有Z元素,W与Y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合物ZX3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X、Y>W C.简单离子半径:W>X>Y>Z D.X、Y、W均可形成常见的强酸
12.某甲烷熔融燃料电池中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Na+移向X电极 B.负极反应式为CH4 ?8e?
+4CO2?35CO2+2H2O
C.随着放电的进行,熔融盐中CO2?3不断减少
D.从理论上讲,X电极上生成的CO2应有一半转移到Y电极上
13.常温下,将AgNO3溶液分别滴加到浓度均为0.01 mol/L的NaBr、Na2SeO3溶液中,所得的沉淀溶解平
衡曲线如图所示(Br?、SeO2?3用Xn?表示,不考虑SeO2?3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滴加AgNO3溶液时首先析出Ag2SeO3沉淀 B.与a点对应AgBr体系为稳定的分散系 C.可用NaBr溶液除去AgBr中的Ag2SeO3
D.饱和AgBr、Ag2SeO3溶液中,c(Ag+)后者是前者的2倍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奖励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原子外加电磁场时可让多数处于同一个高能
级状态的电子向低能级状态跃迁从而产生很多一模一样的光子,聚集在一起,这就是激光。则 A.原子的能级跃迁会产生光电效应 B.原子产生激光时会产生质量亏损
C.用激光照射锌板时锌板有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D.激光的频率是连续的
15.静电场聚焦在电子显微镜和示波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
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甲乙两电子分别从a、b两点运动到c点,则
A.两电子的电势能变化相同 B.电场力对两电子做的功不同 C.电子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比b点小 D.b处的电场强度比c处小
16.如图所示的变压器中,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n12n?1,图中定值电阻R1与原线圈串联后再与一有效值为244 V的交变电源连在一起。阻值为16 Ω的定值电阻R2与标有“12 V 6 W”的灯泡L串联后接在副线圈中,电路稳定后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则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与R1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A.1:1 B.2:1 C.10:1 D.3:5
2
17.如图所示,A、B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4 kg和2 kg,用一轻绳将两滑块相连后分别置于两等高的光滑
水平桌面上,并用手按着两滑块固定不动。现将一轻质动滑轮置于轻绳上,然后将一质量为4 kg的钩码C挂于动滑轮上。现先后按以下两种方式操作:第一种方式只释放A而B按着不动;第二种方式只释放B而A按着不动。则C在以上两种释放方式中获得的加速度之比为
A.1:1 B.2:1 C.3:2 D.3:5
18.如图所示中的L1和L2称为地月连线中的拉格朗日点L1和拉格朗日点L2。在L1点处的物体可与月球同
步绕地球转动。在L2点处附近的飞行器无法保持静止平衡,但可在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共同作用下围绕L2点绕行,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我国中继星鹊桥就是绕L2点转动的卫星,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工作时所发出的信号通过鹊桥卫星传回地面,若鹊桥卫星与月球、地球两天体中心距离分别为R1、R2,信号传播速度为c。则
A.鹊桥卫星在地球上发射时的发射速度大于地球的逃逸速度 B.处于L1点的绕地球运转的卫星周期接近28天
C.嫦娥四号发出信号到传回地面的时间为t?R1?R2c D.处于L1点绕地球运转的卫星其向心加速度a1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a2 19.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的平行导轨MN、HG左端接一阻值为
R2的电阻R0(导轨电阻不计),两轨道之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电阻也为
R2的金属杆,垂直两导轨放在轨道上。现让金属杆在外力作用下分别以速度v1、v2由图中位置1匀速运动到位置2,两次运动过程中金属杆与导轨接触良好,若两次运动的速度之比为v1:v2?1:2,则下列关于这两次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过程中电流对R0做功之比为W1:W2=1:4 B.两个过程中外力做功之比W1?:W2?=1:4 C.两个过程中外力之比F1:F2=1:1 D.两个过程中流过金属杆的电荷量相同
20.图1是2018年12月3日广州半程马拉松赛中两位选手参赛的某一情形,假设甲、乙两人起跑时都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某一速度后都各自做匀速直线运动,且跑到终点。他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选手起跑时,甲选手正好跑了1 m B.相遇前甲、乙两选手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 m C.乙选手起跑3 s后刚好追上甲选手
D.乙选手超过甲选手,两选手不可能再次相遇
21.如图所示,竖直轨道ABCD由两部分构成。AB部分为光滑水平轨道,BCD部分为一半径为R的光滑
半圆轨道,AB右端与半圆轨道的底端相切。一质量为m、可看成质点的小滑块从AB轨道的最左端A点处以速度为v0?8gR向右滑行,则当滑块滑到图中的C点位置时(cos53°=0.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滑块在C点处的动能为
125mgR B.小滑块在C点处的机械能为8mgR C.在C点处轨道对小滑块的压力大小为
215mg D.小滑块能通过最高点,且最高点轨道对小滑块的压力为3mg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现在要测定由两节新干电池组成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大小,该同学
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原理图,其中定值电阻R1=1.0 Ω、R0=2.0 Ω,毫安表的量程范围为0~150 mA、内阻大小为rmA=4 Ω。试完成下列问题: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