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未经公布,不能成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 √ )
行政机关作出是否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取决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 ( × )
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数量有限的许可,同等条件下,先申请的优先。 ( √ )
行政机关一般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30天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3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的批准可以延长15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除外。 ( × ) 行政许可的申请书必须采用格式文本。 ( × )
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 )
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给予赔偿。( √ )
行政机关依法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公众有权查阅行政机关监督检查记录。( √ )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是,行政机关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可以收取工本费。( × )
行政机关应当根据被许可人的申请,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 √ )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 )
所有的行政许可事项申请人都可以委托代理人提出行政许可申请。 ( × )
依据法定条件和程序,简单的行政许可决定,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可以指派一名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 × )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 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当场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可以不出具书面决定。 ( × )
行政许可听证的主持人,可以是本案的调查人员。 ( × ) 行政许可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行政机关可以当场告知或者多次分别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 × )
33
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 ( √ )
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遵循法定原则,公开、 公平和公正原则。 ( √ )
《行政许可法》适用于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行政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 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 ( × )
法律、 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其适用范围没有地域限制,申请人取得的行政许可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 √ )
行政许可申请可以通过信函、 电报、 电传、 传真、 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 ( √ )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请求,应当先由行政机关解决。对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行政机关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 )
人民法院判决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可以在特殊情况下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 ) 行政机关认为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法院或上一级法院申诉,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 )
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 × )
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由该撤销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作为被告。( × ) 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 √ )
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 )
行政诉讼中,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终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理。( × ) 在行政诉讼中,由原告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来证明该行政行为违法。( × )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有权申诉或者检举;行政机关应当认真审查,发现行政处罚有错误的,应当主动改正。( √ )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拍卖查封扣押的财物。( √ )
34
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 )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直接强制当事人履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 )
根据罚缴分离的规定,当事人最迟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0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 )
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未履行告知程序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的,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 )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 )
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依法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 )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10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 )
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 √ ) 行政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 )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行政职权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 )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 )
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首先由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做为赔偿义务机关。( × )
行政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 )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 ) 在行政赔偿中,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 )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 )
35
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 )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
当事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 ) 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 )
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 ) 违法行为在一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 )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也应给予行政处罚。( × )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 )
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 )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的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 )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 ) 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 )
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
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 ) 行政机关收集证据时,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 )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法律制裁的行为。( √ )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依据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 √ ) 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供据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
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