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学习化学的目的是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其原因是增大了蔗糖的溶解度
B.天气闷热时,鱼塘的鱼会接近水面游动,原因是温度高压强小,氧气的溶解度小 C.夏天,铜制眼镜架表面出现的绿色物质[主要成分Cu2(OH)2CO3],可用稀盐酸除去 D.敞口放置的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2.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其中只有甲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将丙放入乙的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乙析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乙>丙>甲 B.甲>乙>丙 C.丙>乙>甲 D.乙>甲>丙
3.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安全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C.化学与能源 光合作用﹣﹣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电池放电﹣﹣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A.A B.B C.C D.D 4.A~F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物质,且A、B、C、D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F会造成温室效应。物质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化学与生活 降低水的硬度﹣﹣煮沸或蒸馏 人体适量补钙﹣﹣防止患甲状腺疾病 D.化学与环保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并使用太阳能等
A.反应①是中和反应
B.反应①②③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C.物质X能用于金属除锈
D.物质B与F发生反应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5.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成分有:K(10.~27.0)mg/L;Cl(1.0~24.0)mg/L;Mg(0.1~5.0)mg/L.这里的K、Cl、Mg是指( ) A.单质
B.元素
C.金属离子 D.分子
6.向50g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等于原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则所加氢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49% B.72.5%
C.44.8%
D.56.5%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是由于分子本身的体积急剧增大
B.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
D.在化学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由于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变化
8.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9.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A.C4H6S
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
B.C4H4S
C.C4H4S2
D.C8H8S
10.下列方程式书写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
B.将光亮的铁丝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C.电解水:H2O
H2↑+O2↑﹣﹣﹣﹣分解反应
MgO2﹣﹣﹣﹣化合反应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Mg+O2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黑色固体燃烧,发白光,放热 B.试验酒精溶液导电性:灯泡发光
C.铜放入稀硫酸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气泡,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铝丝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生成,溶液颜色变浅,放热 12.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CO2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 ) A.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利 C.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
D.大气层中CO2越多,抵御紫外光作用越强
13.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C.闻气体的气味
B.伸入燃着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CO2通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B.NH3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 C.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
15.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②③属于同种元素,且化学性质相似
B.④结构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则核内中子数为11
C.③结构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第3周期,且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①④结构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可形成A2B型的化合物 二、填空题
16.用名称或化学式填写: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 ②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 ④石灰浆的主要成分_____; ⑤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_____.
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周末小明和朋友带着饼干和水骑车去瘦西湖度假。
(1)图1为某饼干包装袋的部分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饼干的配料中,富含油脂的是_____; ②该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_____;
③小麦粉中富含糖类,糖类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转化为水和_____(填化学式); ④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该食品中除水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_____。 (2)单车如图2所示
①如图所示自行车中的轮胎属于_____材料;
②防止单车的链条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③写出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回答与水有关的问题
①检验某饮用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所用的试剂是_____; ②图3装置电解水时,a管与b管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_____。
18.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
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②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 (2)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三、简答题
19.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1号~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对它进行研究:
(1)第13号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它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
(2)从上表中我还可以探究出以下规律: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等于______、等于______。 (3)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号--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号--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20.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中最基础的部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 从定量(宏观、微观)的角度对化学反应2H2+O2
2H2O进行描述(各答出一项即可):
宏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