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重点治理的内容
1. 不文明、不礼貌的习惯:
①升国旗、校会等大型集会时,说话、打闹,破坏会场秩序。 ②同学之间骂人,讲粗话、脏话;对老师不尊重,对同学不礼貌。 ③校内追逐打闹,走路勾肩搭背拉横排,上下楼梯不靠右侧通行。 ④碰见领导、老师及其他来我校的人员,不问好。 ⑤在校园墙壁、走廊、桌面等处乱写乱画,损坏公物。 ⑥课堂上不经老师允许随意插话,扰乱课堂纪律。 2. 不良的卫生习惯:
①随地吐痰, 随手乱抛纸屑,随处乱扔乱倒垃圾。 ②在校园内随时随地吃零食,乱丢包装袋。 ③个人物品不整洁,书桌上书籍刊物摆放不整齐。 ④不讲公共卫生,无自觉捡拾地上垃圾的习惯。 3.违规违纪的行为:
①迟到、早退、旷课;上课说话。 ②考试作弊。
③携带烟、刀具、手机等违禁物品进校园,勾引校外闲散人员来校。
④吸烟、打架、上网吧;翻越校园围墙、爬墙跳窗。
文明礼仪教育具体内容
1、加强语言文明教育,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健康心理。
①、推行礼貌用语,即“您”!“您好!”“请!”“谢谢!“不用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
②、遵守校园文明秩序,贯彻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一日常规》的有关内容。
③、倡导“五心”,即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关心献给他人、爱心献给社会、信心留给自己。做到心理健康,不和家长赌气,不顶撞师长,不“冷落”同学,不私自离开家庭和学校。
2、讲究文明礼貌,倡导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着装得体,衣着整洁;谈吐举止文明,使用礼貌用语;在公共场合不吵闹、不喧哗;不吸烟,不喝酒;不打架,不骂人;不破坏公物,不踩折花草树木;男女生之间无不文明交往现象。
3、开展卫生竞赛,营造和谐氛围,建设文明校园。
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搞好教室文化建设。各班级开展“讲卫生竞赛”活动,既要重视个人卫生,又要讲究公共卫生,把校园真正建设成为学生温馨的家园、生活的乐园。
4、促进班风建设,争创文明班级,珍惜集体荣誉。
①、采取树立典型、严肃纪律等措施,对学生严格管理、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使学生养成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的优良作风,不断加强和改善我校的班风建设。
②、以集体荣誉为重,无违纪,无不文明行为,有正确的竞争意识,同学间友爱相处、互助互学,共建文明班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