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冲突发生时,可以相互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如果处理得当,冲突可以把彼此的距离拉得更近。
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当朋友背叛了自己,或者做出了伤害友谊的举动,我们可以选择宽容对方,也可以选择结束这段友谊。两者都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聪明的我们要学会选择:哪些朋友可以深交;哪些朋友可以保持较好关系;哪些朋友可以慢慢疏远,甚至要保持距离。
(2)处理冲突的基本策略有哪些?
? ①保持冷静。在做决定前先想办法稳定自己的情绪。必要时,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
②坦诚交流,不回避。否认问题的存在,只会导致误解和怨恨。与朋友坦诚讨论,给朋友也给自己一个解释的机会,
③及时处理。时间拖得越久,会使问题的解决越困难。
④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不把过错全部推给对方。如果自己错了,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如果对方错了,向自己道歉,也要能够谅解对方。
⑤换位思考。不要只忙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二、网上交往新时空
1. 网上交友(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
( 1)网络上的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让人们自由地宣泄内心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舒缓压力,拓展人际交往
圈。
( 2)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2. 慎重结交网友
(1)我们为什么要慎重结交网友?
在网络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对于交友而言,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我们怎么使用它。
(2)我们如何做到慎重结交网友?
----- -----
? 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对陌生人的邀请,予以回绝;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3)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 在网络中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但是,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不管网络生活多么精彩,我们不可能只停留在这里。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奠定友谊更可靠的基础。
【易错点拨】
1.友谊是需要经营和呵护的,我们要学会呵护友谊的方法。
2 .来自朋友的伤害让我们难过,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当朋友背叛了自己,或者做出了伤害友谊的举动,我们可以选择宽容对方,也可以选择结束这段友谊。两者都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3 .网络交往有利有弊,我们要发挥网络的利,尽量避免网络的弊。要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认清现实交往的重要性。
【典型例题】
1 .“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交友时应该做到( )
①宽容他人,理解他人 ②热情大方,广交朋友
③不讲原则,迁就对方 ④真诚相待,用心呵护
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答案】C
2 .现在网络交往中,有很多人为了防止隐私泄露都会提供虚假信息,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 )
A.提供虚假信息,以免泄露个人隐私
B.既要谨慎、真诚、守信,又要区分是非善恶
C.对长期交往的网友提供个人的真实信息
----- -----
D.只在网上交友,绝不私下约会网友
【答案】 B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知识整合】
一、走近老师
1. 了解教师职业
(1)教师的工作有什么特点?
? 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2. 风格不同的老师
(1)为什么老师有不同的风格?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21 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我们为什么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3)我们怎样与风格不同的老师相处?
? ①承认老师的差别。因个人喜好而喜欢某位老师很正常,但是,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才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老师。
----- -----
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从多角度了解老师的职业和生活,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
③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尝试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初衷和用意,更好地理解老师。
④主动交往。试看主动和老师交往,从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开始,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亲近感,拉近师生问的距离。
二、师生交往
1. 教学相长
(1)我们为什么要与老师相互交流?
古人云:“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我们怎样与老师交流?
? 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2. 亦师亦友
(1)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 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