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系统软件设计与仿真课程实验报告
自相关方法的前面板
自相关方法的程序框图
4、功率测量
(1)功率测量的前面板
(2)功率测量的程序框图
电子信息系统软件设计与仿真课程实验报告
5、交流参数的测量
(1)交流参数测量的前面板
(2)交流参数测量的程序框图
电子信息系统软件设计与仿真课程实验报告
五、测量结果与数据分析
1、测量结果
2、数据分析
在符合采样定理的前提下,对多次运行程序的测量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得:a.用多周期计数法、线性插值法、三角法分别测量同一信号的频率参数时,线性差值法的测量结果更接近信号本身的频率;b.用FFT法和自相关法测量同一信号的相位时,自相关法测量的结果更接近于信号本身的相位
六、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心得体会
(1)对Labview软件完全不了解就开始着手做课程,导致在做前面板和画程序框图时又许多的函数功能不了解,造成无法连线,后来阅读了助教给的Labview资料,以及查阅从图书馆借回来的资料才逐个了解到各函数的功能,解决了连线的难题 (2)在设计完子VI后,发现多周期技术的程序进入死循环,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和同学进行了交流仍是无法解决,因此,此次课程设计并没能把多周期计数法测量交流信号的频率要求完成
(3)对子VI设置端口和其在主VI中的调用不了解,后来经过学长的提点及翻阅从图书馆借回来的资料才把问题解决了
(4)在设计完前面板和程序框图之后,运行程序一直遇到的问题是:
电子信息系统软件设计与仿真课程实验报告
查阅了相关资料仍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不理解dt是如何定义的,百度到可以利用函数—编程—波形选板里的
(按dt缩放)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多次使用之后
还是提示有这个错误,最后,在跟做同一个课程的同学进行交流之后才知道是自己的电脑问题
此次课程设计虽然是我初次接触虚拟仪器知识,但它让我了解到虚拟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运用原理,检测我自主学习的综合性应用能力,它不仅要求我们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更要求我们有严谨治学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动手和思考,感觉获益良多。在设计中我就更切身体会到虚拟仪器这种仪器的易用灵活、功能强大、可操作性好等明显优点。
此次课程设虽然遇到了诸多困难,也没能把此次课程设计的要求全部做出来,但是却有深刻的体会,它让我明白了,遇到问题时,在学会自己查阅相关资料的同时,还要学会跟队友进行沟通才能更好的了解和解决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