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正确答案:B 2、A
3、正确答案:B 4、A 5、B
6、参考答案:B 7、D 8、A 9、B 10、C
11、答案:B 12、A
13、答案:A 14、答案:B 15、D 16、B
17、正确答案:A 18、【答案】:D 19、正确答案:D 20、A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2个符合题意)
1、【答案】:ABCD 2、ABC 3、ABC 4、【答案】ABDE
5、正确答案:A,B,C,D 6、正确答案:A,B,C,E 7、答案:BC 8、ACDE
9、正确答案:A,C,D,E 10、正确答案:B,C,D
三、案列分析题(共5题,每题24分)
1、1.上述已列原则中第1、2条不妥当。 2.其他有关平面布置图设计原则还有:
(1)场区规划必须科学合理,应以生产流程为依据,并有利于生产的连续性。
(2)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保护施工现场及周围生态环境。
(3)场内运输形式的选择及线路的布设,应力求材料质地工地,尽量减少二次倒运和缩短运距。
3.公路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的内容不完整,还应补充: (1)安全消防设施;
(2)施工防排水临时设施; (3)主要结构物平面位置; (4)原有地形地物; (5)划分的施工区段等。
第 9 页 共 11 页
2、1.A为横梁
2.工期=34×7+9=247d
3. (1)错误。改正:张拉前对千斤顶、油泵进行配套标定,才能使用。
(2)错误。改正: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为主,应以钢绞线的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
(3)正确。 (4)错误。改正: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规定强度,设计未规定时,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采用千斤顶放张(或砂箱法放张)
4.固定充气胶囊的钢筋不牢固或钢筋数量不足,内模气囊上浮导致顶板偏薄。
3、1.盾构掘进速度主要受盾构设备进出土速度的限制,进出速度协调不好,极容易使正面土体失稳、地表出现隆起现象。盾构掘进应尽量连续作业,以保证隧道质量和减少对地层的扰动,减少地表隆沉现象。
2.包括:盾构工作竖井、竖井防雨棚及防淹墙、垂直运输设备、管片堆场、管片防水处理场、拌浆站、料具间及机修间、两回路的变(配)电间、电机车电瓶充电间等设施以及进出通道。 3.(1)盾构前方发生坍塌或遇有障碍 (2)盾构自转角度过大 (3)盾构位置偏离过大 (4)盾构推力比预计的大
(5)可能发生危及管片防水、运输及注浆遇有故障等。
4、1.挡土墙位于路基左侧,因为立面图中从左到右里程是由大到小(或:当人站在挡土墙起点桩号K8+780向挡土墙终点桩号K8+810看时,挡墙位于人的左侧)。 构造A为沉降缝与伸缩缝
2. (1)超挖换填水稳性好、强度高的材料。 (2)掺加水泥、石灰等进行土壤改良。 (3)增大压实功率,提高压实度。 (4)设置片石混凝土等扩大基础。
3. “片石体积不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30%”错误,应为“片石体积不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20%”。
“模板的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先拆、后支后拆的原则进行”错误,应为“模板的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进行”
4.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有蜂窝缺陷的可能原因有: (l)振捣设备选择不合理。 (2)过振。
(3)漏振(欠振)。 (4)材料计量不准确。
(5)拌合不均匀(拌合时间不够)。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
5.架子工、模板工、混凝土工、机修工、电工。
5、1.风缆;设置要求:对称布置,与地面成30度,与塔架角度大于45°。
2.大于1m;不正确,理由:上缓下陡易形成滑坡和塌方;应考虑开挖深度、地质条件、现场的具体情况等因素。
3.基坑顶面设置截水沟,坡面可采取混凝土护壁、锚杆支护、锚桩支护等措施加固,排水沟和集水井降水,必要时可采用井点降水法。
4.补充钢绞线检查项目: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改正:在作废数据处划两条水平线,正确数据填在上方,加盖更改人印章。 5.临时固结措施,将0号块梁段与桥墩钢筋或预应力筋临时固结,待解除固结时再将其切断;在桥墩一侧或两侧设置临时支撑或支墩;顺桥向用扇形或门式托架将0号块粱段临时支撑,待悬
第 10 页 共 11 页
浇到至少一端合拢后恢复原状;临时支承可采用硫磺水泥砂浆、砂筒或混凝土块等卸落设备,能较方便地拆除临时支承。
6.滑坡和高边坡处理、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等均需编制安全专项方案。
第 11 页 共 11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