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一中宏志部月考试题
高 三 语 文 2016.10.31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1~3题。
竹海中有着太多的美,值得摄影家、画家去发现和(品味/品评)。一株长达十余米的高肩叶藤竹,是摄影家的最爱。这种攀缘缠绵、身材高挑的竹子,如果遇到一只鸟落到竹梢上,竹竿便会很优美地倾伏下来, ,产生难以明状的奇妙美感。画家最痴迷的是马来甜龙竹。 ,犹如翠绿的底色上布满了花纹。它裸露出褐色的根茎,根茎上的须根排列有序地生长出来,极像一个毛茸茸的大线团。须根生长非常有(规律/规则),均匀地向下舒展开去,即使交织到一起也错落有致;根部的竹节长势有别,或长或短,使得竹节上的须根有了韵率般的疏密。次序井然的须根和纵横交错的枝叶把整个马来甜龙竹(装点/装扮)得风情万种。
1.依次选用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品评 规则 装扮 B.品评 规律 装点 C.品味 规则 装点 D.品味 规律 装扮 2.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攀缘 身材高挑(tiāo) B.竹竿 难以明状 C.裸露(lù) 错落有致 D.韵率 风情万种 3.在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打破千篇一律直冲天空的固定形态 竹节短粗并且长满了白斑的这种竹子 B.打破千篇一律直冲天空的固定形态 这种竹子竹节短粗并且长满了白斑 C.千篇一律直冲天空的固定形态被打破 竹节短粗并且长满了白斑的这种竹子 D.千篇一律直冲天空的固定形态被打破 这种竹子竹节短粗并且长满了白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政绩工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简直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B.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
彩斑斓的怜爱。
C.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D.古建筑之所以卓尔不群,不在于它的创新,而在于它代表了某个时代;当代的建筑不应....该照搬古代,需要有时代气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民政部将协调相关部门,采取鼓励先进、以奖代补,提高各地推行惠民殡葬政策的积极性。
B.青年干部工作热情高,干劲大,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们所缺乏的,一是理论水平不高,二是实践经验不多。
C.2012年,我国将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质量品牌,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全力以赴保持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D.DHA 在奶粉中加得太多,不仅会给婴幼儿消化吸收系统造成负担,而且会降低婴幼儿身体免疫力。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古典园林的动态美,首先表现在景物的动态上。一座面积有限、四面围墙的园林,难免给人一种凝固、闭锁的感觉,但造园家却能运用具有动势的造型艺术,使一座小园平添活力,俯仰成趣。比如一条弯弯的园林小路,因曲折而给人以蜿蜒向前的动势;那高高的尖塔,高耸着指向苍穹,仿佛在向上升腾。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如亭、廊、楼、阁,是庄重的、静止的,但为什么不让人感到沉闷、压抑呢?这就妙在中国古人创造了“飞檐”这种形式。它使房顶四角像飞鸟一样展翅欲飞。在屋脊和飞檐上又有龙、凤、麒麟、人物、飞禽走兽等饰物,以及瑞云、卷草这类纹饰,具有腾跃之美和天马行空之感。
中国古典园林叠山、理水以及建筑、花木的设置,都是力求营造山高水低、错落有致的空间变化,使得游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在园中漫步,随着地形的起伏和建筑的高低错落,既可仰观亭台楼阁,也可俯视绿水红鱼,美不胜收。
造园强调有山有水,园以山奇,山因水活;山是静的,水是动的,二者结合,死山也就变活了。至于那流水的声响,更会使静静的园林充满生机。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常常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山静泉流,水静鱼游,花静蝶飞,石静影移,都是静态形象中的动态美;而各种动势相互影响,又会产生某种张力,更加强了园林生机勃勃的动态美。这正是任何艺
术门类都无法体现的综合艺术,它寄托着造园家潜在而热烈的动态追求。人们游赏一座封闭的园林,不会感到静止与凝滞,其原因就在这里。
中国古代的造园家们早就掌握了园林景观的时间性,使“良辰”和“美景”互相融合,使时间和空间互相交感,构成一个个动态的风景系列。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推移,园林的景色也变化无穷,所以园林审美讲究季节的动态变化。事实上,季节变化之美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被有意识地突出和强化的,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借助石料的色泽、叠砌的形体、配置的花木以及光影效果,使四季假山各有鲜明的季节特征,游园一周,如度一年;再如杭州西湖的造景,春有“柳浪闻莺”,夏有“海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是借山水、花木、建筑等物质实体来表现造园家的审美理想,因此它是一种空间艺术。游人对园林的审美活动,总是通过静观与动观这两种不同的赏景方式进行的。适合静观的位置多在厅堂、轩榭、楼阁、亭台、古迹等处,这些地方往往视野开阔,景色迷人,文化底蕴深厚,宜坐宜留。当然,即使是相对静止的景物也因观赏角度的不同而面貌各异,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6.下列说法不属于“人们游赏一座封闭的园林,不会感到静止与凝滞”的原因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中众多动势的互相作用,强化了古典园林富有生机活力的动态美。 B.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具“动静结合”的特点,体现了园林的综合艺术。
C.中国古典园林的构筑强调有山有水,山静水动,那活泼的流水增添了无限生趣。 D.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都力求营造“处处有美”的氛围,使人获得诗情画意之感。 7.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动态美”,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的动态美,集中体现在景物的动态造型上。 B.方位变化多样性的设计,为中国古典园林增添了动态美。 C.园林静景与动景的巧妙搭配,增强了园林生机勃勃的动态美。
D.造园家们有意识地突出季节变化之美,构成了一个个动态的风景系列。 8.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山静泉流,水静鱼游,花静蝶飞,石静影移,充分显示了中国古典园林以动衬静的设计创意。
B.“柳浪闻莺”、“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自然景观使西湖呈现出季节变化之美。
C.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一种依赖山水、建筑等有形物质实体来表现造园家们审美理想的空间艺术。
D.引用苏东坡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在说明静观园林所欣赏的是静态美。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贵母初孕贵,梦有老人抱一儿授之曰:“赐尔是子,俾寿且贵。”及生,形类所梦,故以永贵字之。
贵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 ”正光末,贼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兵又处处屯聚,出兵邀截,贵每奋击,辄破之。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贼屡来攻,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实繁,围久不解。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因从荣擒葛荣于滏口。 .
大统初,与独孤信入洛阳。东魏颍州刺史贺若统据颍川来降,东魏遣其将尧雄、赵育率众二万攻颍。贵自洛阳率步骑二千救之,军次阳翟。诸将成以彼众我寡,不可争锋。贵曰:.“兵机倚伏,固不可以常理论。尧雄等必以为颍川孤危,势非其敌,又谓吾寡弱独进,若悉.力以攻颍,必指掌可破。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愿勿疑也。”遂入颍川。.雄等稍前,贵率千人背城为陈,与雄合战,贵马中流矢,乃短兵步斗。士众用命,雄大败轻走,赵育于是降。师还。魏文帝在天游园,以金卮置侯①上,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贵一发而中帝笑曰由基②之妙正当尔耳。进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十六年,迁中外府左长史,进位大将军。
魏废帝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时隆州人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攻围隆州。州人李柘亦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命叱奴兴救隆州,又令成亚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除益州刺史,就加小司徒。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令其督捕,由是颇息。 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土谷浑。军还,进封许国公,邑万户。
贵好音乐,耽弈棋,留连不倦。然好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天和二年薨,赠太傅,.谥曰穆。
(选自《周书》,有删改) 注:①侯:箭靶。②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著名神射手。 9.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婴城固守 婴:围绕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