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四部分 写作学案一 巧用5方法,精准审题立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3 5:57: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近三年浙江卷命题和考情分析

卷别 分值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2019浙江卷 60分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材料作文 材料类型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2018浙江卷 60分 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2017浙江卷 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60分 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自拟题目。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1.浙江省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都是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可以断定,新材料作文自由拟题,是浙江省高考作文的主流形式,2020年会继续沿用。

2.浙江卷作文充满了辩证色彩,这是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多年来的主流特征。辩证,意味着哲理;辩证,意味着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其中不乏深刻的玄机妙理;辩证,意味着较高的难度。2018年,从文化层面解读“浙江精神(思想、文化)”,从“青年学子”角色定位的角度来体验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浙江精神”,同样具有辩证色彩。备考2020,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逻辑思辨能力这个写作核心要素,

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扎扎实实做好能力训练。

3.紧跟时代是趋势。浙江卷侧重从文化层面和民族精神的角度来解读家国精神,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并考查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文化传承与使命意识,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政治色彩。考题折射出高考命题的新导向,让考生更多地关注现实,关注世界,学生在备考时更要高度重视。

4.论述类文章考查是必然的。要改变当前高中生不敢说、不会说、不能说的窘境,培养大胆说、有理有据有逻辑地说的能力。

学案一 巧用5方法,精准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五法 技法点拨 叙事类材料:比喻句、议论句、开头结尾句 1.抓关键句(词)法 议论类材料:观点句(常在开头结尾) 抒情类材料:收束句、画龙点睛句 ①概括中心(明确材料写了哪些人和事、有怎样的结果); 2.主旨提炼法 ②提炼道理(明确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③确定观点句(从道理中选择恰当的内容作为立意的依据)。 ①倒吃甘蔗、抓住事件的结果,根据命题人的思路,对材料做出合理的逻辑推理与价值判断,得到造成结果的根本原3.由果溯因法 因,从而探求材料的出发点,把握命题人的立意; ②把材料所说明的现象作为结果,推导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将推导出来的原因作为立意的依据。 此法主要是针对有多则材料的作文题所运用的审题方法。 4.求同存异法 多则材料,不管是理论材料,还是事实材料,考生都应先将各则材料进行对照分析,弄清材料间的关系,辩证立意。 寓言、童话、漫画等寓意性材料,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①5.由此及彼法 隐喻性;②多义性;③哲理性。此法需要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等联想,挖掘内涵,拓展思路,联想现实,确定立意。 【典例1】 (2019·浙江温岭市箬横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模考)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

②学者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之。

——[明]许学夷

③胸中有一个见识,则不惑于纷杂之说;有一段道理,则不挠于鄙俗之见。

——[明]吕坤

④建天下之大事功者,全要眼界大,眼界大则识见自别。

——[明]吕坤

⑤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宋]朱熹

⑥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

——[古波斯]萨迪

古今中外有关“志、学、才、识、行”的名言很多,发人深省。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指导】

本题是一则典型的多则话语类材料作文题。第①则材料,强调做学问须心静,要增加才识须不断学习,不学习无法增加自己的才识,不立志苦读无法成就自己的学问。第②则材料,强调做学问的人见识第一,以才华作为辅佐。第③则材料,

强调胸中要有自己的见识,那么就不会被纷杂的学说迷惑;心中有道理,就不会被鄙俗的见解蒙蔽。第④则材料,是说要成就天下的大功绩,眼界一定要大,眼界大见识就会有别于常人。第⑤则材料,是说道理懂得越明白,那么行动就越坚定;行动越坚定,那么道理就会懂得越明白。第⑥则材料,强调实践(行)的重要性。题干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考生可按逻辑意义选择相关的两三句组合归并,因此立意的角度比较自由开放。建议考生重点扣住“志”“行”两点,再结合“学”“才”“识”中的一点来立意。

立意提示:①立志苦读,不断增长自己的学识才干,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②志存高远,发奋学习,积极投身改革。③提高自己的见识,坚定人生志向,在实践中建功立业。④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识,在实干中书写人生价值。⑤要想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就需要不断学习,增长自己的学识才干。 【典例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可运用求同存异法审题。三则材料呈时间上的线性关系,分别说明了各自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主旋律。第一则材料是改革开放之初的口号,此阶段的时代主旋律是坚持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从而让国家和人民快速摆脱

2020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浙江语文第四部分 写作学案一 巧用5方法,精准审题立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kxm672zd25a66i6tmib553973044s0106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