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集装箱热设计上篇——制冷量计算
张弓一
储能集装箱散热设计可以分为三部分:制冷量计算、风道设计、热仿真,此篇先进行制冷量计算,为了便于理解,现在以一个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一个2MWh锂电池储能集装箱,安装到40尺高柜内,内部安装24簇储能电池,每簇电池采用15个LG48126电池串联,LG48126外观见下图所示:
集装箱环境温度范围-15℃~45℃,运行工况为1C倍率连续充放1个循环。1C工况下每个Module电池发热功率0.23kW,见下表:
Module在1个循环完成时总发热量:
Q1=0.23kWx2hx3600≈1656kJ
总发热量会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转化为Module自身材料的温升,另部分通过电池的散热设计散
到Module外部,而这部分的热量就是需要空调的最小制冷量。 Module内各种材料构成及特性见下表: PACK构成材料及其特性 序号 1 2 3 运行时间 材料 质量m (kg) 壳体及铜排 6kg 电芯 33kg 比热容C (J/kg.K) 871 1015 1900 传热系数 (W/m.K) 202 水平:30 垂直:0.8 0.2618 4kg 其他(ABS+PC) 2hour 电芯以外的结构件的质量占比很小,而且温升也小,在计算时可作为设计余量忽略,Module实测时1个循环电芯平均温升ΔT=19℃(电芯温度电芯最高温升21℃,电芯最大温差4℃,电芯间温差均匀),如下所示:
1CP
Module在1个循环吸收的热量:
Q2=CmΔT=1015x33x19≈636kJ
整个集装箱电池需要的最小空调显冷功率:
q=(Q1-Q2)x15x24/2≈51kW
备注:计算结果为空调最小制冷功率需求,在空调选型时还需综合考虑集装箱外部环境温度、集装箱自身保温性能等
集装箱外部环境对内热传导功率:
q=KTA/d K:保温层导热系数 T:集装箱内外温差 A:集装箱表面积 d:保温层厚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