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难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上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杭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宋城泼水节的盛况。 1.个别介绍。 2.其他同学作补充。
3.课件出示有关宋城泼水节的图片和录像。 4.积趣存疑: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 (板书课题)
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图片激趣)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三、检查朗读,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翘舌音有“驶、盛、祝、寿、穿”,平舌音有“族、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利用课件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 (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自由回答。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五、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用你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 4.指导朗读:
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六、写字指导
1.学习“忘、泼、度、龙、炮”五个字: 2.利用课件,分析结构和注意点。
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4.学生互相观察和欣赏,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读文思考
1.学习四、五自然段:
⑴ 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⑵ 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 2.反馈交流:
⑴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① 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 (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② 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