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编制 审核 审批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高三数学
《简易逻辑》导学案
使用说明
1.先仔细阅读教材选修2-1:P1-P18,再思考知识网络构建所提问题,有针对性的二次阅读教材,构建知识体系,画出知识树;规范完成探究部分,并总结规律方法。 2. 激情投入、高效学习,培养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命题的概念,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2、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二.考点自测:
1、如果命题“??p?q?”为假命题,则( )
A. p,q均为真命题 B. p,q均为假命题 C. 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D p,q中至多有一个为真 2、命题“存在x0?R,20?0”的否定是( ) xxx(A)不存在x0?R, 2>0 (B)存在x0?R, 2?0 (C)对任意的x?R, 2?0 (D)对
x任意的x?R, 2>0
0x03.设?,?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是直线且m??.“m∥?”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x4.已知命题p:对任意x?R,总有2?0;q:\x?1\是\x?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A.p?q B.?p??q C.?p?q D.p??q
三.知识网络构建:
1.逻辑连接词有那几个,它们的含义是怎样的?
2.请写出全称量词,存在量词有哪些?
存在性命题p:?x?A,p?x?;它的否定是什么?全称命题q:?x?A,q?x?;它的否定是什么?
3.请同学们以图表的形式列出四种命题及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
三人行必有我师
1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月 日 问题1: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真假的关系。2.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的区别。
3.请同学们从命题与集合的观点叙述充分与必要的四种关系: 问题:叙述互为逆否命题命题与上面四种关系的关联。
4.请同学们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我的知识树:
四.典例探究
考点一:全称、存在性命题及真假判断
例题1.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其真假.
(1)p:?x∈R,x2
-x+1
4≥0;
(2)q: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 (3)r:?x0∈R,x20+2x0+2≤0; (4)s:至少有一个实数x0,使x30+1=0.
2
编号 编制 审核 审批 考点二: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例题2下列各小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1) p:m??2或m?6; q:y?x2?mx?m?3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2) p:|x?1|?2; q:x>2
(3) p:cos??cos?;q:tan??tan?。 (4) p:?????;q:CUB?CUA
变式练习:(1)已知条件p:|x?1|?2,条件q:x?a,且?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的取值范围
(2)给定两个命题,.若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则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考点三:根据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例题3已知命题p:方程x+mx+1=0有两个不等的负实数根;命题q:方程4x+4(m
2
2
pq?pqp?q-2)x+1=0无实数根.若“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假命题,求m的取值范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3
变式:(1) “p且q”为为真命题(2)若“p或q”为假命题(3)p、q至少有一个为真
五.学后反思
(1)知识方面
(2)数学思想及方法方面
六.当堂检测
1. 若命题p:x?A?B,则?p是( )
A.x?A或x?B B.x?A且x?B C.x?A?B D.x?A?B
2.设{an}是等比数列,则“a1<a2<a3”是“数列{an}是递增数列”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3.已知命题p:?x?R,?m?1?x?1?0,命题q:?x?R,x?mx?1?0恒成立,若p?q为假
??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A m?2 B m??1或m??2 C m?2或m??2 D ?1?m?2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