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754-2020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表面硬度法检测套筒连接灌浆料实体强度
F.1 表面硬度法检测设备及辅助工具应包括DL型里氏硬度计和带平整塞入端面的橡胶塞。
F.2 DL型里氏硬度计应通过技术鉴定,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和定期计量检定证书,且相关参数应满足下列要求:
1冲击能量为11mJ,冲击体质量为7.2g,球头硬度不应低于1500HV,球头直径为3mm,冲击装置直径不宜大于6mm。
2 测量范围涵盖300HL~700HL,在标准里氏硬度块上的率定值误差不应超过±12HL,分度值不大于1HL,示值误差不大于±12HL,示值重复性不大于±12HL。 F.3 检测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1 在进行检测前,首先应对DL型里氏硬度计检查和率定,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应做好原始记录。 2 应记录工程名称、楼号、楼层、套筒所在构件编号和套筒位置等。 F.4 灌浆料抗压强度可按单个预制构件或批量进行检测:
1按单个预制构件进行检测,应在预制构件上选择不少于4个连续灌浆施工的套筒。
2 对于采用同一批灌浆料、同一水灰比、同一灌浆工艺、同一养护龄期且连续灌浆施工或灌浆间隔相近的预制构件应采用批量检测。检测时应随机抽取预制构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不宜少于10个预制构件,每个预制构件上应选择不少于4个套筒。
F.5 灌浆施工时,应采用带平整塞入端面的橡胶塞对灌浆孔道和出浆孔道进行封堵并塞正,以在灌浆料凝结硬化后获得光滑、平整的硬度检测面,如图F.0.5所示。橡胶塞应在灌浆结束1d~2d后取出。
4
7
5
1 2 3
6
1-套筒;2-安装端连接钢筋;3-座浆料;4-预制端连接钢筋;
5-出浆口橡胶塞;6-灌浆口橡胶塞;7-成型检测面
图F.0.5灌浆料硬度检测面示意图
F.6 自然养护龄期达到7d后,可对灌浆料表面硬度进行检测,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33
DB32/T 3754-2020
1 按F.0.4对单个预制构件或批量预制构件进行随机抽检,并随机选择预制构件上的套筒。 2 检查所抽检套筒的灌浆孔道和出浆孔道内灌浆料表面外观质量,若浆料饱满,表面光洁、平整且气孔较少,则符合检测面要求,应进行表面硬度测试。若出浆孔道内灌浆料表面外观质量不符合检测面要求,可仅选择灌浆孔道测试;若两个孔道均不满足检测面要求,则应更换选择其他套筒。
3 采用DL型里氏硬度计对灌浆料检测面进行表面硬度测试,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向下推动加载套或用其他方式锁住冲击体。
2)将冲击装置冲击头紧压在灌浆料表面的平整、光滑区域,并应避开气孔,冲击方向应与测试面垂直。
3)平稳的按动冲击装置释放按钮。 4)读取里氏硬度示值。
4 测点应在检测面内均匀分布,同一测点只能测试1次,任意两压痕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及任一压痕中心距检测面边缘的距离均不宜小于3mm。每个套筒采集3~6个表面硬度值,每一测点的表面硬度值应精确至1HL,每个预制构件测试16个点,共计16个表面硬度值。 F.7 表面硬度代表值应按如下方法计算:
计算预制构件套筒灌浆料表面硬度平均值,应从该预制构件16个表面硬度值中依次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其余的10个表面硬度值按下式计算平均值作为表面硬度代表值:
110Hm?Hi (F.0.7-1) ?10i?1式中:Hm——单个预制构件套筒灌浆料的表面硬度代表值(HL),精确至1HL;
,精确至1HL。 Hi——单个预制构件第i个测点套筒灌浆料的表面硬度值(HL)
F.8根据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曲线计算得出表面硬度代表值Hm所对应抗压强度换算值
cf2,j。宜按
本规程F.12条建立专用测强曲线进行强度换算;当建立专用测强曲线受条件限制时,可采用本规程提
0.0057Hmc供的测强曲线,测强曲线的公式为f2,。使用本规程提供的测强曲线前,应先按本规程F.13j?3.0463e条对相应套筒灌浆料进行检测误差验证。当检测误差不满足要求时,或当所检灌浆料有以下两种情况之一时,必须建立专用测强曲线进行强度换算:
1 灌浆料中骨料最大粒径大于2.36mm; 2 特种工艺制作的灌浆料;
F.9 按批检测时,同批构件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其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34
DB32/T 3754-2020
1ncmfc??f2,j 2nj?1(F.0.9-1)
?(msfc?2nj?1f2cc2?f2,j) (F.0.9-2)
n?1?f?c2sfc2
mfc2(F.0.9-3)
式中:
mfc2——同批预制构件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MPa),精确至0.1MPa;
cf2,,精确至0.1MPa; j——第j个预制构件的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MPa)
sfc2——同批预制构件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MPa),精确至0.01MPa;
c2?f——同批预制构件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的变异系数,精确至0.1。
cf2,e,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F.10 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推定值
1 当按单个预制构件检测时,该构件的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推定值应按下式计算:
ccf2,e?f2,j (F.0.10-1)
式中:
cf2,,精确至0.1MPa; e——灌浆料抗压强度推定值(MPa)
cf2,,精确至0.1MPa。 j——第j个预制构件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MPa)
2 当按批抽检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抗压强度推定值
cf2,e:
cf2,e1?mfc2ccf2,f和e12,e2中较小值作为该批预制构件的套筒灌浆料
(F.0.10-2) (F.0.10-3)
fc2,e2?cf2,min0.75式中:
cf2,,精确至0.1MPa; e1——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推定值之一(MPa)
cf2,,精确至0.1MPa; e2——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推定值之二(MPa)
,精确至0.1MPa; mfc——同批预制构件套筒灌浆料换算值的平均值(MPa)
2cf2,min——同批预制构件套筒灌浆料换算值的最小值(MPa),精确至0.1MPa。
35
DB32/T 3754-2020
F.11 对于按批抽检的预制构件,当该批构件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变异系数大于等于0.3时,则该批构件应全部按单个预制构件检测。
F.12灌浆料表面硬度与抗压强度的测强回归曲线可按如下方法建立:
1 表面硬度测试的DL型里氏硬度计应符合本规程有关规定。
2 试验所用的灌浆料除抗压强度外其他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等相关规定的要求。
3 建立测强曲线用灌浆料,不宜少于6个强度等级,每个强度等级不少于6组试验,每组试验包含3个平行试件对,每个试件对按如下步骤进行:
1)制作2块中部穿有2根PVC管的混凝土试件(100mm×100mm×100mm),在PVC管的一端塞入橡胶塞,从PVC管的另一端灌入灌浆料,用同盘灌浆料制作1组灌浆料标准试件(40mm×40mm×160mm),试件示意图如图F.0.12所示。1
2
3
1-PVC管;2-混凝土立方体100mm×100mm×100mm;3-灌浆料标准试件40mm×40mm×160mm
图F.0.12 试件示意图
2)将上述埋入混凝土的PVC管灌浆料试件和灌浆料标准试件进行同条件自然养护。
3)养护1d~2d后拔出橡胶塞,继续养护达到相应龄期后,将混凝土立方体块置于压力试验机承压板间,并保证PVC管水平且塞入橡胶塞一端朝向试验操作方向,施加压力用于固定混凝土立方体块,然后采用DL型里氏硬度计对PVC管内的灌浆料检测面进行硬度测试,每根PVC管采集4个表面硬度值,共采集16个表面硬度值,依次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其余的10个表面硬度值的平均值作为表面硬度代表值。
4)灌浆料标准试件在压力试验机上进行抗压强度试验,3个标准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应按《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确定。 4 测强曲线应按下述步骤建立:
36
DB32/T 3754-2020
1)将每个试件对的PVC管灌浆料试件硬度代表值和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代表值汇总,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 2)回归方程式可按下式计算:
f2c????Hm c(F.0.12-1)
式中:f2——标准试件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MPa),精确至0.1MPa;
Hm——PVC管灌浆料试件表面硬度代表值(HL),精确至1HL;
; ?——测强公式回归系数(MPa/ HL)。 ?——测强公式回归系数(无量纲)
5回归方程式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相对标准差er不应大于15%。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差er应按如下公式计算:
c1nf2,i?????1?100% ni?1fc,i(F.0.12-2)
1nf2,ier?(?1)2?100% ?n?1i?1fc,i式中:?——回归方程式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精确至0.1%;
c(F.0.12-3)
er——回归方程式的强度相对标准差(%),精确至0.1%;
fc,i——第i个试件对中灌浆料标准试件抗压强度实测值(MPa),精确至0.1MPa;
cf2,i——第i个试件对中
PVC管灌浆料试件按回归方程式计算出的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
(MPa),精确至0.1MPa; n——制定回归方程式的试件对数量。
F.13测强曲线可按如下方法进行验证:
1 仪器设备和灌浆料指标参照F.0.12要求。
2所验证灌浆料,不宜少于3个强度等级,每个强度等级不少于2组试验,每组试验包含3个平行试件对,试件对制作方式和试验步骤参照F.0.12要求执行。
3灌浆料3个强度等级宜选择所需检测灌浆料的设计强度等级和相邻的高低各1个强度等级。 4根据试验所得表面硬度参数,代入测强曲线,进行强度换算。
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