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英语电影欣赏选修课的教学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外语教学的新理念、课程设计的新思路和新目标,在此指导下教材体系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加入了任意选修课的设置。任意选修课可以满足学生在必修课程以外进一步学习英语的需要,加深他们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提高他们在现实生活各个领域中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及对英美文学、影视的鉴赏能力,促进他们进一步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在此背景之下笔者尝试利用下午活动课的时间在高中年级部分学生中开设英语电影欣赏选修课。在当代,英语电影由于它的巨大影响,在传播英语文化方面功不可没,因此通过选修课的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鉴赏力,陶冶情操,帮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促进必修课的学习。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对英语电影选修课的教学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一、 英语电影运用于教学的理论基础和优势
心理学家Treichler的实验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有83.5%来自于视觉,11%来自于听觉,3.5%来自于嗅觉,1%来自于触觉,1%来自于味觉。人们一般可记住自己看到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由此可见人类获取信息是来自多方面的,但视觉和听觉是主要的渠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学习者在一
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该理论强调“情境”与“协作”,主张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主动建构意义。
英语电影故事情节取材于生活,影片中有大量展现英语国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工作娱乐的场景,有助于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学习语言,得体地使用语言。英语电影蕴含了浓郁的文化特色,向观众传递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C?克拉姆(1999)曾指出:文化氛围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背后,即使优秀语言者的交际能力也可能因文化原因受到限制,他们对周围事物的了解也可能因此产生障碍。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文化习得的过程,越是深入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越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英语。英语电影用于教学还能有助于减少学生的焦虑情绪。观看英语电影能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英语。由于有视觉的辅助作用,在画面、表情、身体语言等因素的帮助下,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人物对白的领悟,促进对语言的理解。而练习活动一般都是通过小组之间的协作完成,能减少学生的焦虑情绪,增强自信心。
二、 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的设计上。
2. 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情感关系。相当多的学生把电影教学变成了纯粹的故事欣赏,从而忽视了语言学习,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使他们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然习得语言。教师可借助网络资源及PPT设计出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活动的开展应遵循教学的目的,并视学生的英语能力而定,可采用双人练习、小组练习等多种活动。有的活动宜在影片观看前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如根据片名预测影片内容、让学生事先倾听影片中的主题曲,然后抒发感受,进而对影片梗概做出预测;有的活动宜在看片的过程中进行。如暂停、定格某些画面、场景,让学生描述当时的情形,并推测即将发生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片中出现的特色短语、句子用法,即兴设想情景加以运用;有的活动宜在观看影片后进行。如分析片中主人翁的性格,阐述片中反映的主题思想,分角色表演影片中的部分情节,模仿片中人物的语音语调来进行配音练习等。
三、 课堂教学设计
英语电影的课堂教学设计应根据情感目标、知识目标、学生与所选影片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下面以《阿甘正传》的教学为例。 《阿甘正传》是美国上世纪九十年代获多项奥斯卡奖的优秀影片,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反映了被人嘲笑轻视的小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