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而可见,当总的转动比较大时,发动机后备功率大,加速容易,更易
于达到较高车速。
1.7、答:1> 对于F-F型轿车:
最大驱动力等于前轮附着力
Fxbmax?F??Fz??61.5%mg?
对于F-R型轿车:
最大驱动力等于后轮附着力
Fxbmax?F??Fz??(1?55.7%)mg?
m g ?44.3%? 显然F-F型轿车总的附着力利用情况较好。
2 > (1)对于?
?0.2:
Fxbmax?Ff?Fw?Gf?CDA2Ua
21.15Fxbmax?F??Fz??1928.64N
极限车速:
?Uamax?194.8km/h
极限爬坡度:Fxbmax?Ff?Fi?Gf?Gi
5
Fxbmax?f ?imax?G1928.64i??0.02 ?max1600*9.8
?0.13
dU 极限加速度:Fxbmax?Ff?Fj?Gf??mdt
? (dU)dtmax?(2)同理可有:当?
F?Gf?1.01km/(hs) ?m?0.7时,
Uamax?388.0km/h
imax?0.4105dU)max?4.023km/(hs) dt1.8、解:<1> 先求汽车质量换算系数 ?: (1?Iw1Ifigi0?T? ??1? 22mrmr22代入数据有:?=1.4168
若地面不发生打滑,此时,地面最大驱动力 Fxb1max?Ft?Ttqigi0?tr
?Fxb1max?6597.36N
由于不记滚动阻力与空气阻力,即Ff、Fw?0 这时汽车行驶方程式变为 Ft?Fi?Fj Ttqigi0?tdu?Gi??mrdt
当 TQ?MeMax?140N?M 代入有: ?(du)max?2.91 dtbhg?du??Gb?hgmdu 再由 Fz1?G??Gsin??m?Fw?
LLdtLL?dt?du 将()max代入上试有
dt Fz1min?6180.27N
此时:
Fxb1?0.6 Fz1 将出现打滑现象,
6
所以:在加速过程中发动机扭矩不能否充分发挥。
<2> 调整:
要使发动机扭矩能否充分发挥,则:
F 应使: xb1?0.6
Fz1Fxb1?6597.36N 不变,
bhgdum 则由公式: Fz1?G?
LLdt 其中:
? 得出:b=1704.6mm
b1704.6*100% 前轴负荷率为: *100%?L(1250?1450)?63.1%
1.9、答:1> 由汽车行驶方程式: Ft?Ff?Fw?Fi?Fj
Fw0 F低速滑行时, ? j, ? 0
Ft?Ff 此时:
由低速滑行曲线拟台直线公式可得: f??(19.76?0.59T)??0.060 gdtgdt2> 直接档, ig?1 <以四档为例>
先求汽车质量换算系数
?dv?:
22?1.02 代入数据得:
再有动力因素公式:
?dU D???
gdt 其中:? 所以: Dmax???而:(1?Iw1Ifigi0?T??1??
mr2mr2?6 6?f?i?f?0?0.060
?dUg(dt)max
?dU)max?0.75m/s2 dt1.0266D?0.060?*0.75*3.6?0.3425 5 max9.81ax3> 由 Dm????dUg(dt)ma x 可得,最大爬坡度为:
7
imax?Dmax?f
?imax?0.28255
???16.41 ?max
第二章
2.1、“车开得慢,油门踩得小,就—定省油”,或者“只要发动机省油,汽车就一定省油”,这两种说法对不对? 答:均不正确。
①由燃油消耗率曲线知:汽车在中等转速、较大档位上才是最省油的。此时,后备功率较小,发动机负荷率较高燃油消耗率低,百公里燃油消耗量较小。
②发动机负荷率高只是汽车省油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汽车列车的质量利用系数(即装载质量与整备质量之比)大小也关系汽车是否省油。, 2.2、试述无级变速器与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的关系。
提示:①采用无级变速后,理论上克服了发动机特性曲线的缺陷,使汽车具有与等功率发动机一样的驱动功率,充分发挥了内燃机的功率,大地改善了汽车动力性。②同时,发动机的负荷率高,用无级变速后,使发动机在最经济工况机会增多,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2.3、用发动机的“最小燃油消耗特性”和克服行驶阻力应提供的功率曲线,确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