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析网络著作权认定及法律保护毕业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0:39: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www.wenwendata.com

浅析网络著作权认定及法律保护

摘要:一个即时的、人工的虚拟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的出现,直接导致了有形作品在网络这一虚拟平台上传播的现状。所谓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权权利。网络著作权保护要综合考虑著作权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对于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应该从完善《著作权法》的法律规定以及明确著作权保护的严格责任两个方面进行规制。

关键词: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侵权,法律保护

序言

近代以来,人类的科技水平以及文明水平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超越了数千年来人类科技进步成就的总和。新兴的电子信息技术性产业因其拥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以及高额的回报率而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重点。所有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科学理论发展以及其他的科技成果最终都归入一个企业,乃至一国的知识产权的发展水平。知识产权作为一个权利束,其中包含着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一系列的权利。进入21世纪,知识产权被提到国家发展的重要高度。我国政府充分的认识到知识产权在增强国家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实力过程中的意义,在2008年6月5日,我国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5年内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大幅度提高,运用知识产权的效果明显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明显改善,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与此同时,著作权也成为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小至日常生活中阅读的电子书,听的音乐,大至动辄投资上亿的商业电影,无一不与著作权有着紧密的关联。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以及网络技术普及的时代。在网络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日,如何对著作权人的权利在网络这一开放的环境下进行保护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从著作权以及网络著作权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侵犯网络著作权的可能情形。对当前我国《著作权法》对网络著作权保护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法律保护建议。

一、网络著作权

(一)网络著作权的概念与特征

www.wenwendata.com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的文学作品、欣赏的电影作品或者音乐等等内容无一例外的与著作权相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已经与人们的生活融合的无法进行准确的界分。作为人类智力的凝结,对这些作品进行保护,不仅是对创作者的付出的劳动肯定,也是人类对知识成果起码的尊重。对这一类作品以及作者的权利进行专门的保护就是知识产权法所要实现的目的。“著作权法的基本精神是通过赋予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作品的专有权利而鼓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从而促进科学、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和进步。”1著作权是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著作权的产生以作品的存在为前提,著作权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著作权法所规定的作品其特征有三个:一是应当具有独创性;二是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三是智力创造成果。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传输技术的进步,也大大革新了人们彼此之间的交往模式。一个即时的、人工的虚拟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的出现,直接导致了有形作品在网络这一虚拟平台上传播的现状。所谓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权权利。对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重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特征:著作权保护范围扩大化;著作权保护标准国际化;著作权保护水平高程化。”2

(二)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的目的

著作权作为一种精神成果,其本身蕴含着作者的无差别劳动。著作权人财产权的保护,一方面是对作者所付出的劳动而形成的成果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创作行为的肯定。如果网络环境下,任何人都可以无限制的免费使用他人的作品,那么是对其作者以及创作作品所付出劳动的极大的不尊重。也正是基于此,对著作权保护的内容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保护著作权人的财产权保护问题。21世纪,是知识产权的时代。知识产权究其本质是一种创新能力在权利领域的实现结果。创造意识的构建,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我国将)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统筹规划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人才库和专业人才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若干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建设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师资队伍。”3 1

崔艳峰:《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与公共利益平衡——以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权利的扩张与限制为视角》,载《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04期。 2

贾晖:《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03期。

3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年。

浅析网络著作权认定及法律保护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lvo27nspn47hq710el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