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融洽师生关系
赵敏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学生”说明师生关系对于教育的重要。作为教师,我认为人生的最佳状态就是让学生喜欢,喜欢听你讲课,喜欢你的课程,当然也包括喜欢你本人。如教师深情的眼神、笑容、语言、抚摸等能滋润孩子的心田,使他们懂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荡漾起幸福、欢乐、奋发的暖流。这是亲和力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的体现,这种现象能够使孩子亲其师、信其言、行其道,从而提高教育质量,这是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树立学生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悦纳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首先,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孩子纯真可爱,各有闪光点,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点滴进步,在学生敢说、敢做的氛围中,适时地给予适当的表扬,帮助孩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当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认真倾听,面带微笑,眼光里流露出热情,学生答对了,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要知道教师的评语就是学生心理的晴雨表,是鼓励学生努力思考,积极参与的兴奋剂。
其次,个别学生要个别对待,做到因人施教。因为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形成的思维习惯也就不同,对待有问题的孩子不要歧视,教师要帮助他们设法完成任务,使他们也获得成功的喜悦。即使孩
子回答错了,教师也不能只是说不对,而是要使用委婉的表达方法。特别是那些内向的孩子,他们的性格、行为习惯有时要特别一些,对待他们更要做好耐心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及形成的原因并加以教育。例如,我班有个叫米汝洁的孩子,智力不算太好,基础也比较差,平时表现总是不太阳光。对这样的孩子,我平时对她关注得比较多,课下和她拉拉家常,开个玩笑什么的,拨开她心底的迷雾,缩小她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课上,总是把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留给她回答,让她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成功感和成就感,一点一点培养她的自信。渐渐地,她和同学们的交往越来越多了,上课举起的小手越来越高了。原来那张时常挂满忧郁的小脸上渐渐盛开灿烂的笑容。
第三,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讲究批评的艺术性。有些学生犯错误后马上意识自己错了,这时候,就不要当众批评他,而要给他们悄悄改正错误的机会。对经常犯错误的学生也不要一味地批评,而要多交谈,找出成因,对症下药,特别是鼓励他们勇于面对错误并改正错误。作为教师应经常和学生进行交际,同学生保持平等的身份,使学生感到轻松而愉快,解除思想顾虑,教师要在友好的气氛中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经常巧妙地运用刚学过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环境熏陶,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教给他们做人的基本准则。小学生之间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每天有告不完的状。对此,教师不能置之不理,还要妥善处之,处理好了,会事半功倍,处理不好,有可
能会影响孩子一生。我班上曾有这样一件小事,一天,张静文拉着高爽去找我告状,说高爽的修改液是她的。高爽一脸固执,说这修改液就是自己的,从自己家小铺拿的。两个孩子平时学习都不错,也都比较积极上进,此时,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一时,我还真难分高下,难辨是非。但一瓶修改液不可能是两个人的,事情总得有个真相。我灵机一动,想起我们刚学了<<争吵》一课,何不趁热打铁,进行思想教育,于是,我把两个孩子叫到一边,心平气和地对他们说:“孩子们,我们刚学了争吵一课,它告诉我们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两个孩子立刻低下了头。我接着语重心长地说 :“人无完人,谁都难免会犯错误,关键是犯了错误应该怎么办?《亡羊补牢》的寓言我们不是也刚学了吗?我相信你们两个人会自己处理好这个问题的,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笑脸”。两个人若有所思,默默无语地回到教室。课上、课下,我装作若无其事,暗地里我一直在关注着两个人的变化。放学了,同学们纷纷离开了教室,只剩下张静文和高爽,两个人相视一笑,一同拉着手来到我面前。高爽先开口:“老师,我们两个和好了,那修改液是张静文的。”这正是我想看到的结果。我爱抚地摸着她的头,鼓励她继续说下去。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最后说:“老师,我怕妈妈和您批评我,所以一开始没敢承认错误。”我趁机诱导:“老师不是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你该怎样面对错误。孩子,你这样做得很好,已经向成功迈近了第一步。以后,希望你遇到类似情况,都能这样
处理。”我看到两个孩子的脸上露出如雨后初晴般灿烂的笑容,那笑容是那样的灿烂,那样的一尘不染。
第四、以家长为桥梁,沟通师生关系 家庭是孩子们出生后所面临的第一环境,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们最亲密、最无所顾忌、畏惧的应该是自己的父母。教师需要经常与学生的父母取得联系,因为家长们总要向教师讲述自己孩子的生活、学习、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这些都会对教师有所启发与感悟。同时,教师可以向家长们推荐一些方法,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其实, 在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 经常与教师接触的家长。他们的子女便和老师关系融洽,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相反,不愿意主动与教师交谈的家长的孩子们,总有胆小、自卑等不良心理,这样的学生很难与教师形成合作关系。为此,教师只有走近孩子、走近孩子的家庭,与学生的家长交换互相了解的信息,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才能让师生关系更进一步。
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高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更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益。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设中,主动权在教师。所以,教师应该主动、积极的为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努力。我们坚信: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完善将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并能迸发出更强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创造最优质的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