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和答案 WORD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8:44: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C 5.C, 6.A 7.A 8.D 9.D 10.A 11.B 12.A 13.D 14.C 15.A 16.B 17.D 18.A 19.D 20.C

1.[解析]“食以草具”出自《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意思是“给他粗劣的饭菜”。“食”在此做动词,意为“给人吃”。答案为A。

2.[解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民本治国思想。B项阐述了“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C项阐述了国家盛衰、事业成败,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思想行为的观点;D项论述了毅力对事业成败的重要作用。答案为A。 3.[解析]《论毅力》一文通过“志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与“至强之人”五个层次比较和行舟中“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与坚持到底四个层次比较,说明了只有“至强之人”及“坚持到底者”才能取得胜利,从而强调了“只

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的道理。答案为D。

4.[解析]《吃饭》一文中,作者将烹调时味道的调和与音乐中商角、徵羽的相协相配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出“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答案为D。

5.[解析]太史公即太史令,司马迁自称。《史记》每篇传记文之后均设“太史公日”一段文字,以抒发他对传主一生行事,遭遇的总结性意见。答案为A。

6.[解析]带有寓言性质的传记文是《种树郭橐驼传》一文,借种树阐发“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A项带有寓言性质却不是人物传记,B、C项是传记文却不带寓言性质。答案为D。

7.[解析]《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A、B、D项是纪传体通史。答案为C。

8.[解析]《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揭露了“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A项引自《寡人之于国也》一文,D项引自《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

答案为B。

9.[解析]《前赤壁赋》采用了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的表现手法,其把政治失意的苦闷等消极一面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等积极一面通过“主”来表现。答案为C;

10.[解析]《爱尔克的灯光》一文将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充满动人力量。答案为C。

11.[解析]用“比赛着飞奔”这只有人类才有的意识行为来描述都江堰的水,使水具有人的特征是比拟的修辞手法。答案为B。

12.[解析]作者以“心远地自偏”一句道出只要心志高远不受尘俗的干扰,住地尽管处于喧闹之中,也能像在偏僻安静之处一样的“大隐隐于市”的道理。B、C、D项是表达返璞归真,陶醉自然的诗句。答案为A。 13.[解析]属于“言典”的是出自《行路难》(其一)的“长风破浪会有时”,借南朝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话形容自己的宏伟抱负。A、B、C项是“事典”。答案为D。

14.[解析]“岂逐春风一一回”意为人们何时能像大雁随着春风飞回北方那样而返回故乡,暗示了难民有家难回。A项比兴百姓流离失所、纷纷逃难的痛苦生活;B项暗示朝廷对百姓的漠不关心;D项是对百姓的同情及无奈的宽慰。答案为C。

15.[解析]“寻寻觅觅”,指由孤独、失落而生发的寻求解脱的追寻动作神态,体现了作者漂泊生活中的凄凉失落感。答案为A。 16.[解析]“丁香姑娘”富有象征意味,在日常生活层面,“她”是“恋人”以此抒发了作者对恋人的追寻与失落。C项是从现实斗争层面来抒写的,D项是从形而上学的哲学层面来讲的。答案为B。

17.[解析]全诗四个章节,情感逻辑层次清晰。从为祖国过去苦难而悲伤,为祖国希望未能实现而遗憾,到为祖国新生和美好的未来而欢呼,决心,为祖国的富饶、荣光、自由而献身,构成了一种逐层演进的关系。答案为D。

18.[解析]《断魂枪》中,“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沙子龙,他将镖局改成了客栈,并“不传”断魂枪,点明了他对社会变化的认识。B、C项是沉潜在“东方的大梦”之中的“未醒者”。答案为A。

19.[解析]作者通过外部行动和表情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从德拉站在镜前决心卖掉秀发时的兴奋,到惊骇、到留恋、到痛者、再到坚定的心理过程,都是通过此种方法来表现的。答案为D。 20.[解析]《金鲤鱼的百裥裙》选自《台湾作家小说选集》,讲述了金鲤鱼凄惨的一生。A项是林海音的短篇小说集,B项是她的儿童文学集.D项是她的长篇小说。答案为C。 二、多项选择题 21.BE 22.BC

23.BD 24.ACDE 25.ABCDE

21.[解析]本文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以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岁也”。答案为BE。

22.[解析]A项以“不忍登高临远”直接抒发了作者羁旅之苦,思乡之切;D、E项借关河、残照等“红衰翠减”的萧瑟之景浸染了词人浓重的人生感叹,是借景抒情。B、C项以联想到“佳人”也在“妆楼颐望”和自己“倚栏干”、“凝愁”的事件抒写游子漂泊的凄苦情怀,属借事抒情。答案为BC。

23.[解析]《先妣事略》借母亲生前的生活琐事刻画了母亲勤劳、俭朴、待人厚道、严以教子的形象,歌颂了母亲崇高品德,蕴含着对亡母的悼念之情;《我与地坛》一文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用地坛象征着母亲,是“我”新生的源泉。答案为BD。 24.[解析] 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因《雨巷》而获得“雨巷诗人”之名,B项错误。ACDE项均正确。

25.[解析]《红楼梦》中《宝黛吵架》一节以心理描写手法展现了热恋少男少女内心与言行不符乃至相悖反的普遍现象,A、B、C、D、E项均是这种心理的具体表现。 三、词语解释题

26.凶:灾凶,此指饥荒。

27.就尽:渐趋覆灭。日滋:一天天增多。师:军队。 28.苟:如果。殷:深,此指爱护得过分。 29.是处:到处。红:代指花。翠:代指绿叶。 物华:美好的景物。休:这里是衰残的意思。 30.次第:景况,情形。了:完毕,了结。 31.危栏:高栏。

32.踟蹰:徘徊不前。

33.长门:汉武帝幽禁其失宠的陈皇后的冷 官。这是指代长安的宫殿。 四、简析题 34.

(1)描写的是红黑三武士生死对决的结局,表现了蚂蚁大战的残酷性。

(2)主要体现在:“暗红的眸子发出战争激发出的凶光”;“身首异处”,两颗头颅“仍死咬住不放”。 (3)联想方式是类比联想,描写方法是细节描写。

(4)对人类战争及其狂热精神极其憎恶,对人类战争造成灾难极其哀痛。 35.

(1)物是人非,亡国之痛。

(2)表层意义是故国宫殿想必仍在,只是我的容 颜却改变了;深层寓意是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3)一是以形象可见的江水比喻抽象难测的愁,使“愁”具体可感;二是以汹涌澎湃、东流不尽的春水作喻,充分见出哀愁无穷无尽。 (4)因这首词抒发的是“故国之思、亡国之恨”,而借以抒情的景物“春花秋月”、“雕栏玉砌”、“一江春水”都是美景、乐景。 36.

(1)西方现代文明猛烈冲击着东方古老文化,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剧烈变革。

(2)只有把小说中的人物置身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才能更好地揭示主题,从而呼唤中国人的精神觉醒。 (3)象征手法。 37.

(1)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抽取中心句概括)。 (2)为事实论据,提供了归纳论证的小前提,来证明论点。 (3)归,纳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归纳出论点。

(4)体现了一种“大家风范”,作者从自身的体会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以身说法,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距离,极具亲和力;作者不摆理论架势,将至理深意融化在平易的白话之中,易被读者接受,这种“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文风,是一种胸有成竹、透彻于心,而后返璞归真、深入浅出的极高境界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和答案 WORD.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mg3o09ccj0h1ll029vk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